第(2/3)頁 “不信,”謝斯塔.汗說,“他信佛教。” 其實李繼成信仰的不是佛教,而是儒釋道三教。不過為了拉攏緬甸的佛教勢力(東南亞佛教國家是寺廟勢力都很強大,寺廟是人民組織和動員的核心),李繼成還是要把自己包裝成一個佛教信徒和佛教的保護著。 “不過,”謝斯塔.汗又說,“皇太孫的使者向米爾.朱姆拉總督保證,將在吉大港實行宗教信仰自由......” “哼!”奧朗則布哼了一聲。 他最厭惡的就是自由!特別是宗教自由!他一個君主界定二富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不舍得多討幾個老婆,為的不就是把錢省下來改造被各種教派搞得亂哄哄的印度嗎? 他想要追求的就是一個嚴守天方教各種清規戒律的印度——就是把克倫威爾在英國搞的那套用在印度了! 這事兒要成功了,印度可就要崛起啦! “阿拉姆吉爾陛下,您要拒絕順帝國的和平嗎?”謝斯塔.汗問。 “不!”奧朗則布說,“我只是厭惡自由......但是顯而易見,我們的主要敵人不是順帝國,而是北方的準格爾王國!” “阿拉姆吉爾陛下......”謝斯塔.汗有點緊張了,“其實我們已經達到了目的,收復了撒馬爾罕,還招募到了超過5萬名勇敢善戰而且信仰真神的士兵,他們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現在我們只要將他們帶回印度,德干高原上的那些小國將會很快被您的怒火粉碎,整個印度都將匍匐在您的腳下。” 身為一個天方教的清教徒皇帝,奧朗則布當然知道印度的富裕和散漫會腐蝕帝國貴族和戰士們的精神——這就是印度帖木兒帝國在軍事上逐漸衰弱的主要原因! 而奧朗則布成為天方教清教徒的原因,也是希望可以通過以身作則來重新激發起貴族和戰士們的斗志。 當然了,從中亞和阿富汗直接拉人頭去印度打仗,恐怕比改造印度天方教貴族和戰士們的精神更加省事兒,見效也更快......你別看馬拉地人在他們的英雄西瓦吉領導下鬧得很歡,但真要有來自中亞的五萬天方教戰士進入印度,馬拉地人一準抵擋不住! 曾經在圍剿馬拉地人的戰爭中被西瓦吉的人突襲營地,痛失愛子的謝斯塔.汗當然不希望奧朗則布在中亞和兇得要死的準格爾人糾纏,有這勁頭,還不如拉上五萬天方教精兵殺回印度——那可都是中亞這里吃苦長大的天方教徒啊!很能打的! “不!”奧朗則布搖了搖頭,“5萬人不夠......如果我要統一印度,并且牢牢的將阿富汗、塔吉克和撒馬爾罕掌握在手中,至少需要15萬來自河中和欽察草原的戰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