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希瓦汗國的兵力僅次于羅剎—哈薩克聯軍,在收編了布哈拉的烏茲別克人(希瓦汗國和布哈拉汗國是親戚)后,阿努沙汗擁有至少5萬烏茲別克戰士,而且還擁有奧斯曼帝國提供的大量新式火器和軍事顧問,實力不容小覷。 波斯—土庫曼聯軍的實力也非常強大,薩菲王朝的阿巴斯二世從波斯本土派出了至少5000紅頭軍,還從土庫曼部落中招募了大批戰士,總兵力在兩萬左右。 光是這三家就有十萬大軍了,而奧朗則布手頭則有八萬人的軍隊——包括三萬從印度帶來的遠征軍和五萬在撒馬爾罕、塔吉克招募來的新軍。所以反準格爾聯盟的總兵力有十八萬之多......即使僧格的6個駐牧萬戶總動員,能夠拉出來的兵力也就六萬五千。 而這六萬五千人也不可能都集中起來進行運動戰,因為在僧格統治下的河中天方教徒已經蠢蠢欲動,即將發起大起義。 現在的形勢怎么看都對僧格很不利啊! 這也是奧朗則布從一個好丈人轉變為大帝的原因。 撒馬爾罕的王宮之內,大帝奧朗則布披上了象征開戰的鎖子甲,高坐在自己寶座之上,周圍簇擁著一群在印度兇名赫赫的大將。當著羅剎、波斯、希瓦三國使臣面,大帝沖自己的一個宦官招了下手。 宦官端著個盤子走到了大帝跟前,盤子里面擺著一只臟兮兮的舊拖鞋! 奧朗則布面色陰森,開口說著波斯語:“眾所周知,我是一位寬容仁愛的君主,不愿意看見無休止的殺戮和苦難,哪怕被殺死的都異教徒,所以在討伐準格爾王國的戰爭開始前,我將給僧格王最后一個機會......”他指著拖鞋,“這是我穿過的拖鞋,我將派遣它代表我去準格爾的王城勸降,如果僧格愿意皈依真神并且向帖木兒帝國臣服,然后再撤出中玉茲、費爾干納和錫爾河中游之地,他和他的臣所犯下的罪行就應該得到寬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