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搶救大明朝正文卷第1212章代王,該你跳火坑了!其實這個高山之國的國主給誰,朱慈烺早就想好了,就給代王朱慈炯的兒子去當。 代王朱慈炯是有大功勞的——那些年在大同府和呂梁山的大山溝里牽制了許多清軍,讓多爾袞不能全力南下,幫著朱慈烺度過了最危險的幾年! 后來朱慈炯又收復了榆林鎮和寧夏鎮,還擊退過御駕親征的順治皇帝,后來還收復了大同府,還出兵漠北同喀爾喀諸部打仗,最后也大獲全勝了。 所以這段時間,朱皇帝提出讓群臣評定克難二十功臣的時候,大家評來評去,評出的第一功臣就是代王朱慈炯! 吳三輔、史可法、李巖、吳襄、朱純臣、朱純杰、黃得功、高杰、李若璉、閻應元、李元胤、戚元弼、吳國勇、秦明濤、王七、郝永忠、封思忠、曹友義、沈廷揚、楊展、曾英等人,都只能排在朱慈炯后面,更不用說吳三桂這個三臣和姜瓖這個2臣了,他們倆在二十四功臣里面殿了底...... 這位克難第一功臣現在就在應天府,他是為了建立呂宋國的事情從大同府回來的。 這個呂宋國雖然是他親媽周上皇后為他爭取來的“私產”,但說實話,他對這事兒并不上心。 因為他早就跟朱慈照打聽過了,知道呂宋島和其他天南酷熱之地一樣,就是個疫病叢生的瘴痢之地。雖然雨水充沛,平地也多,但是中原之人適應不了那里的潮濕氣候,很容易感染疫病。移民的病亡率很高,很可能過了五成! 另外,朱慈照還告訴朱慈炯,呂宋島那地方臺風很多,有時候一年能吹上十幾二十場!而且風力極大......大風加上大雨席卷而過,對農作物的傷害極大。 所以呂宋島的地盤雖然不小,土地看著也比較平整,但是展卻很慢,在西班牙人占領之前,呂宋島上連個像樣的國家都沒有。 長期在地方上當一把手的朱慈炯深知創業艱難,開荒不易,所以就不大想跳呂宋這個坑——這個坑就是個無底洞,真要跳進去他說不定就傾家蕩產了。 他這次南來,就是想把呂宋國“讓”出去......這個呂宋王,誰有本事當就去當,反正他是不稀罕的。他的兒子沒地方當王也沒關系,反正他已經是大明宗王中的“富”,家產足夠兒子們分了。 另外,他的幾個兒子也比較出息,成年的幾個都考入了講武堂、南京大學堂、天津太學堂這樣的“名?!?,不愁沒有出路。 今天朱慈烺在皇極殿開朝會討論兵援準格爾的時候,他正在仁壽宮里面裝大孝子坑他爸爸崇禎上皇呢! “父皇,兒臣有個安北藩鎮已經知足了,不想要什么呂宋國了。而且兒臣長期在北邊為王,和蒙古人相熟,也適應北方的氣候,如果真想要弄個藩國,往北去搶羅剎人的地盤就是了,何必要南下去濕熱之地? 再說了,兒臣還有那么多的弟弟,現在大多沒有出路,父皇不如就在他們中挑一個去呂宋為王吧!” 這是真孝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