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珠喇嘛給僧格獻上的錦囊妙計其實是個非常老套的路數(shù),光《三國演義》里面就用了好多回! 無非就是將大量的財貨撒在道路上吸引追兵去搶奪,趁著他們隊伍散亂,難以指揮的時候,伏兵四起,殺你一個措手不及。 即便阿利姆王子和阿里夫將軍沒有看過《三國演義》,他們也知道戰(zhàn)場上扔一地的好東西是不能隨便撿拾的——類似的戰(zhàn)術,在河中地區(qū)沒完沒了的戰(zhàn)爭中也出現(xiàn)過! 可問題是希瓦汗國的烏茲別克戰(zhàn)士都有點窮瘋了! 希瓦汗國沒什么好地盤,就一個花剌子模綠洲富一點,后來還得了個布哈拉綠洲。可是同布哈拉汗國和土庫曼部落的長期斗爭,卻讓希瓦汗國的戰(zhàn)士數(shù)量膨脹的有點過頭。以花剌子模綠洲和布哈拉綠洲這點地盤,怎么可能支撐得起五六萬烏茲別克騎兵? 所以阿努沙汗的大軍就得靠戰(zhàn)利品才夠開銷,要不然他也不會大老遠帶著自己的精兵跑到撒馬爾罕來給奧朗則布助拳——奧朗則布是好主顧,給他的銀盧比成色十足,而且還愿意預付大筆款項! 不過奧朗則布的出手再大方,底層的烏茲別克騎兵也撈不著幾個,所以看見撒了一地的財物,怎么可能不撿? 現(xiàn)在不撿,回頭讓別人撿去了,他們不是白辛苦了? 所以阿利姆王和阿里夫將軍指揮的軍隊一看見扔得到處都是的包袱,馬上就亂了套,幾乎所有的人都停止了追擊,下馬撿拾起了財物,為了多搶一點東西,甚至還和自己人爭斗起來了。 領兵的王子和將軍當然知道不對頭,但是這個時候戰(zhàn)場上面已經亂了套。 “誰不許撿東西,保持隊形!” “這是異教徒的詭計......你們這些笨蛋!” “該死的,一定有埋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