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雙方接觸了幾次之后,6個準格爾游牧萬戶的首領們都發現,哪怕自己的部眾也擁有大量的火繩槍,也不是訓練和組織水平都明顯高出不少的羅剎軍隊的敵手。 所以在1665年的秋天,負責在中玉茲戰場上和羅剎—哈薩克聯軍周旋的6個準格爾游牧萬戶都在不停向東收縮,到了年底的時候,大半個中玉茲都被羅剎—哈薩克聯軍給奪走了! 不過羅剎—哥薩克聯軍的好日子也差不多到這兒了。因為大明的代王朱慈炯在年底的時候,終于走完了慢慢旅途,抵達了北庭大都護府的治所伊寧城。而在他抵達伊寧前的一個月,7500名青年近衛軍已經先一步開進了楚河城。 中亞的戰爭,還有的好打呢! 而在歐洲,1665年倒是難得的平靜歲月。原本歷史上應該在這一年的2月正式爆發的第二次英荷戰爭,因為鹿兒島灣大海戰后的各國海軍大升級運動還沒有結束,英荷兩國擁有的新式轟擊炮戰列艦數量偏少,所以都沒把握,因此就沒有打起來。 不過在這一年的9月17日,還是發生了一件將會誘發一系列戰爭,最終導致整個歐洲局勢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大事——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因為闌尾炎,在這一天去世。 而風雨飄搖的西班牙世界帝國的君主變成了年紀4歲的低能兒卡洛斯二世! 來自奧地利的王后瑪麗亞.安娜成為了這個已經千瘡百孔,但是從地圖上看還異常龐大的世界帝國的攝政王。 但是誰都知道,這個智力比丈夫強不到哪兒去的女人,根本駕馭不了西班牙王國這艘又大又破的巨輪,更抵擋不住野心勃勃的路易十四。 所以當歷史的車輪滾到1666年1月的時候,整個歐洲都屏住了呼吸,注視著法蘭西的宮廷,似乎在等待已經大權在握的法蘭西君王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歐洲陸上戰爭! 而在所有的歐洲國家中,對這場戰爭最緊張的國家,居然不是即將遭到進攻的西班牙,而是西班牙人早年的仇敵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因為卡洛斯二世畢竟是西班牙的合法君主,路易十四再野心勃勃,也不至于狂妄到一上來就挑戰歐洲君主國都公認的秩序,去推翻一個合法君主的統治。 而且卡洛斯二世的健康狀況不佳,也許活不了幾年呢?到時候路易十四再發難不就名正言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