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怎么會禁不了?”朱慈烺笑著,“朕是皇帝,一言九鼎,下幾道圣旨給廣西提督司、西川節度使司、云貴川總督司、湖北提督司......還有長伯的川陜總督司不就行了?” 這就行了? 吳三桂和吳三輔兩兄弟都有點不相信...... 和流寇的商路跑了20年了,廣西、西川、貴州那些地方,不知道多少豪強和官員靠著和流寇的交易發家致富。連大明西都所在的湖廣,一樣有許多奸商和貪官和流寇做買賣。 其中最大一家的奸商就是大明皇家商會! 這要怎么才能禁止得了? 朱慈烺笑著:“你們不必擔心......和流寇的那點生意,朕幾道旨意就能禁止了。因為我大明現在有的是清官和好官!” 大明當然有清官,一直都有!崇禎皇帝當權的時候就有,朱慈烺上臺后整頓吏治,清官廉吏就更多了。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大明朝的貪官還是很多的。 一個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社會怎么可能沒有貪官?朱慈烺兩世為人,心理年齡早就過了60,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自己的國家真的海清河晏,乾坤朗朗。 所以他從來不追求大明官場的絕對清廉......根本做不到,也沒這必要——因為在財富匱乏的社會中,追求絕對的清廉,就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一是嚴刑峻法! 二是壓制私營工商業! 而朱慈烺的辦法看上去非常“無效”,就是一邊用貪官,一邊抓貪官。官員們小心翼翼去貪,而都察院則挖空心思去抓。 所以現在大明朝敢于明目張膽撈錢的貪官的確沒有,但是真的清廉如水的官,也非常少見...... 在這種貓鼠共存的吏治形勢下,想要堵上存在了20年的西部走私孔道(是大明朝廷允許存在的),是非常困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