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陛下,這是福王殿下從廣州遞來的奏章。”司禮監掌印太監黃小寶站在朱慈烺背后,將今兒一大早就送進東湖宮的一本奏章,地給正在吃早飯的朱慈烺。 餐桌的對面坐著皇后吳三妹,昨天晚上朱皇帝就在吳三妹的坤寧堂過夜的,現在夫妻二人就在坤寧堂的餐廳內一起吃早飯。今年虛歲38歲,已經替朱慈烺生育了兩兒三女的吳三妹在后宮和丈夫心中的地位,還是無人可以撼動的。雖然朱慈烺對她的“傻白甜”有點不大滿意,但是“傻白甜”也有許多討人喜歡的地方。比如生了五個孩子還能保住一個風韻無限熟婦身子......這可是長期鍛煉的結果,吳三妹不知道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 再比如也不怎么爭風吃醋,除了和鄭茶姑關系冷淡外,別的妃子和她的關系都很不錯。 又比如吳三妹很少對政務發表意見,除非擔任攝政——和明朝之前的君王不同,朱慈烺不反對后宮參政,他允許后妃對政務發表意見,甚至會在某些情況主動征求她們的意見。 當然了,這“某些情況”通常是存著一點特殊性的,例如朱慈烺會在處理日本相關的事務時征求德川高子的意見,會在處理南洋和海洋事務事征求鄭茶姑的意見,會在處理朝鮮和滿洲相關事務的征求金東珠的意見......而吳三妹身為皇后,則可以在所有的問題上向朱慈烺提出建議! 不過吳三妹可以,并不代表朱慈烺真的希望她怎么做。 這實際上是朱慈烺為后世的君主準備的一個“慣例”,大明的皇帝和親藩(藩國)的君主需要一個或幾個能夠參政的配偶(僅限于皇后、太子生母和親藩國主之母),以便在君主英年早逝的時候,負擔起攝政的責任。 所以在朱慈烺的后宮中,被允許在一定程度上參政的后妃,都是有機會成為攝政的女人。如果朱慈烺不幸早逝,他的大明帝國和那些應該由他的兒子們擔任君主的藩國,就需要這些女人去掌權了。 如果朱慈烺能活到兒子們長大成人,那么這項后宮參政的制度也會流傳下去,而且早晚會發揮作用的。考慮到人類的醫學進步速度和朱明王朝擁有的王冠數量,沖齡即位的情況肯定會出現,而且還不是小概率事件! 而吳三妹在參政的問題上表現得讓朱慈烺非常滿意,她總是提問,幾乎不發表意見,就好像一個虛心的學生。 而另一個讓朱皇帝感到滿意的方面是吳三妹從來不替那幾沒有經濟頭腦的兄弟謀取經濟上的利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