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把鳳縣縣城和馬嶺關讓出去可是弄險! 因為散關道的北面是大散關,南面就是鳳縣縣城和馬嶺關。其中鳳縣縣城位于大散水邊上一處比較開闊的河谷內......最寬處有一里多不到兩里的樣子!可別嫌小,在秦嶺大山里面有這么一塊平地就很不錯了??梢远逊藕芏嚯s七雜八的東西,還能讓南來北去的大軍有個落腳的地方。 所以在共治初年,大順朝就把鳳縣當成一處險要來經營。鳳縣縣城所在的河谷入口處修了城關。還在兩側的大山上修建了許多山寨,封死所有的山道小路。 而馬嶺關就更加要緊了! 馬嶺關是個三岔路口,沿著大散水南下的散關道就到馬嶺關為止,馬嶺關南的官道就分了岔,一路向東南,一路向西南。 從馬嶺關往東南去的道路通往漢中盆地,過廢丘關、柴關、留壩、虎頭關、雞頭關就能入漢中盆地。別看沿途關隘不少,但是大順軍也沒有足夠的兵力一一嚴防。因為越秦嶺而入漢中的道路還有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三條,雖然都很險要,但是2000年的不斷開拓和秦嶺并不算太險絕(秦嶺并不太高,到處都有比較平緩的山坡)的地形,使得山道小路遍布期間。想要完全封死,就必須投入大量的兵力。而漢中盆地就那么點大,根本支撐不了將散關道、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及其周邊的小路完全封死的兵力!對了,在散關道的西邊還有個祁山道。 如果要完全封死五條入漢中(還不是入蜀,只是走了半程)的道路,所需投入的兵力遠遠大于在關中平原南部的黃土臺地上布防的兵力。而且這五條入漢中之路之間的交通不便,軍隊很難在五路之間快速機動,只能被動的分兵把口......而口子又那么多,需要用到的兵力比主動出擊,在關中平原的黃土臺地駐兵屯田還要多! 這也就是為什么歷史上守四川的割據政權總是抵擋不住由北而來的敵人的主要原因。 而馬嶺關一失,入漢中的五條道路中的散關道就算完全失陷。由馬嶺關往東南是漢中,往西南則是由漢中和隴南入蜀的四條主要道路之一的金牛道。也不必打通整個金牛道,只需要推進到略陽一帶,祁山道的后背就暴露了,順朝在隴南的地盤也會隨之丟失! 到了那時,大順朝苦心經營了近20年的漢中——隴南防線,就得整個崩盤了! 沒有了漢中——隴南防線,四川還是守嗎? ...... “什么?尚可喜和孔廷訓已經拿下了鳳縣,正在攻馬嶺關?這也太順利了吧?” 尚可喜和孔廷訓所部攻占鳳縣的消息是大明洪興二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傳回大散關的吳三桂中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