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槍聲、喊殺聲、金屬的碰撞聲、火藥爆燃的轟鳴聲,在沮水和漢水之間小小的平原上,響成了一團! 三萬數千名全副武裝的軍人,正在用火槍互相射擊,用長槍互相沖刺,用綁著手榴彈的標槍互相投擲。哦,還一輪一輪的騎兵沖擊! 由尚之信指揮的1500名甲騎無疑是尚可喜手中的王牌,他們發動的第一波沖擊就沖垮了兩個大順軍的營級方陣。 大順軍的步兵營一直存在反騎兵能力較弱的問題,他們中間的刀盾手比較多,長槍兵比較少,而火槍手的火繩槍雖然都配備了刺刀,但是大順的火槍兵都是府兵老爺,他們更喜歡用腰刀而不是用插了刺刀的火繩槍進行肉搏......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刀法更有信心! 另外,因為存在一個80人的長槍隊,大順軍步兵營的火槍隊和刀牌隊也習慣將防御騎兵的任務交給長槍隊,所以在臨陣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調度的混亂...... 各種各樣的因素疊加在一起,就使得明軍重騎兵玩玩可以從正面沖垮大順軍的步兵方陣。 在尚之信結束第一波沖擊,率領騎兵后退整隊的時候,后方的12個步兵營也在尚可喜的指揮下發起進攻了。 尚可喜所部的步兵營都是所謂的“山地營”,和大順軍的步兵營差不多,也減少了長槍兵,同時配備了大量的刀盾兵。這樣的編制雖然有利于山地戰,但是在平原上對抗騎兵的能力卻不大足夠。 而且這種山地營的火力,也比不上大量配備燧發槍(四分之三的士兵配燧發槍)的近衛軍。 不過現在兩邊都是差不多的裝備和戰術,倒也打了個勢均力敵。雙方的火槍手隔著三四十步對射,準頭不怎么樣,不過兩軍陣前的硝煙到挺大的,很快就有點看不清了。 在硝煙的掩護下,雙方的刀盾兵幾乎同時發起了沖鋒,先是互相投擲“爆炸標槍”,然后再是刀盾肉搏...... 大順軍的左翼也很快行動起來了,向著尚可喜、孔廷訓的右翼包抄過去。不過他們是步兵,行動速度比不上騎兵,不等他們運動到位,在高處指揮的孔廷訓就立即調集了8個步兵營頂了上去,暫時抵擋住了包抄的大順軍。 與此同時,孔廷訓還抽出了6個步兵營去掩護尚之信的騎兵——具體的辦法就是壓上去用火繩槍和敵人對射,在戰場上制造煙霧,然后用煙霧掩護騎兵再次沖擊。 只要能沖垮大順軍的右翼,今天這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的勝局也就到手了......至少在孔廷訓看來,情況就是這樣樂觀! 就在這時,孔廷訓忽然聽見自己的一個親兵在大喊:“總兵!流寇的騎兵......流寇有騎兵啊!” 多新鮮啊!流寇當然有騎兵了,沒有騎兵他們怎么流啊? 孔廷訓伸著脖子在戰場上踅摸了一下,沒看見騎兵啊!在哪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