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82章 ???走,起義去!-《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牛介掀開了四輪馬車的簾子,透過玻璃車窗向外望了一眼。滿街都是賣歡喜坨、面窩、豆皮、熱干面,豬油餑餑的小販。

    高一聲低一聲的叫賣聲音透過車窗的縫隙和各種誘人的食物香味一起飄進了車廂。這條街道因為通向碼頭,所以非常繁華,除了叫賣吃食的攤販,沿街還開了許多鋪子,鱗次櫛比,一直穿過城門,鋪到城外的南碼頭。街道上的行人很多,半數是行商或是在南碼頭一帶有營生的江陵城的居民,還有半數則是衣衫襤褸,扶老攜幼的流民。

    沒錯,就是流民!

    牛介看到這些流民,嘴角就向上翹起,浮出了嘲諷的笑容。

    什么大明盛世,什么煌煌天朝......都是表面風光罷了!看看這些失了田地,連佃戶都當不上,只能流浪乞活的流民吧!自古以來哪有這樣的盛世天朝?

    當馬車接近南門甕城的時候,流民已經多到人山人海,幾乎要塞滿整個甕城了。不過這些流民并沒有堵路,在進入甕城后就迅速向道路兩邊分散。

    已經在大明本土溜達了好幾個月的牛介知道,這些流民是去粥廠覓食的。

    施粥以賑饑民的粥廠在大順國內也是有的,但并不多見,也不常設,更不會開在城市當中,而是在災荒之內設于鄉間。通常是由受災之鄉的府兵大戶挑頭,自家出些米糧,再請官府發點賑米,在村鎮當中熬粥施舍,讓饑民有個活路。

    而大明這邊的粥廠卻大多設置在城市,而且還是常設的,不管有沒有災荒,也不管來乞食的是不是饑民,只要穿得夠破夠臟,就有一餐稀粥可以喝。不過不能帶走,得當著施粥的小吏把粥喝完。

    江陵的粥廠就擺在城南的兩個甕城,甕城的兩側還開了專供饑民離開的小門——喝完粥后,不得停留,也不能重新排隊,必須馬上離開。江陵縣的官府還在粥廠外面安裝了很多木柵欄,隔出很多條單向的通道,所以排隊領粥的秩序很好。

    而從小門離開甕城后,要返回重新排隊就不容易了。因為小門只出不進,而甕城的大門口都有荊州府的土兵(荊州府的地方軍)站崗,會衣衫破爛的流民進城——流民只能從江陵城的東門進入。

    在江陵東城,原本的江陵王城的一角,還修建了一個“流民營”,專供流民居住。在能夠行動的流民離開后覓食后,還會有江陵縣的小吏去流民營內向不方便行動的老人、病人施粥。

    另外,在江陵城東的甕城內,還有不少殖民商行的鋪子,都是騙人下南洋去新洲的......一個個都黑的很,動輒就要人簽三年五年的包身契約!

    哦,也有能從殖民商行收錢的!如果哪家流民有未婚少女或是守寡的少婦,也愿意讓她們去新洲嫁人,倒是可以拿一筆錢,根據年紀和姿色不等,得錢也不同,多的可以拿到上百兩。

    不過牛介對此是非常懷疑的......上百兩“買”個女孩子運新洲,得收多少錢“嫁”出去才有賺頭?起碼得五百兩吧?誰買啊?能花五百兩銀子娶個老婆的人,會走投無路去新洲合眾國討生活嗎?難不成那里真有金山銀山?

    所以這些人販子一定是把人家好好的女孩子賣去青樓妓館了!

    這大明的官府也真是無能到了極點,這種明目張膽販賣人口,拐賣良家婦女的事情他們都不管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曲沃县| 南岸区| 东山县| 重庆市| 江达县| 惠水县| 什邡市| 团风县| 温州市| 象山县| 碌曲县| 湟中县| 阳谷县| 白城市| 大连市| 化隆| 石河子市| 凤阳县| 阿城市| 漠河县| 杨浦区| 兴化市| 长阳| 德保县| 高淳县| 宁安市| 黄平县| 临猗县| 清新县| 图木舒克市| 浪卡子县| 博野县| 平潭县| 旬邑县| 平遥县| 滨海县| 东安县| 德庆县| 黑河市|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