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慈烺和吳三妹的長女朱天鳳按照十七世紀的標準,已經(jīng)是個老姑娘了。她都二十出頭,還沒正式出嫁,只是訂了個親。也就是朱慈烺和吳三妹這對大明天字第一號爹媽不著急,如果換成尋常人家的父母,早就該急得團團轉了。 而耽誤女兒婚事的人,當然是朱慈烺了!吳三妹可沒少為閨女張羅,各家公侯的世子,只要年紀相當?shù)?,都被她尋來給朱皇帝和朱天鳳看了。卻被這對父女以同一個理由給拒絕了——不能誤了學業(yè)! 朱天鳳得上學啊! 不上學,沒文化,小小年紀就隨便找個人嫁出去哪兒能行啊! 雖然金陵女大還沒開業(yè),太學、京學等大學都不收女生,但是朱皇帝可以在自己宮里開辦提供大學教育的家塾?。? 這個家塾由朱皇帝的學霸妃子徐爾霖主持,朱慈烺的幾個女兒,還有金東珠、阿吉格、瑪麗.曼奇尼、德川高子、高田美穗等人都是這個家塾的學生。 至于這個家塾的課程,則是朱慈烺親自確定的,有儒學(哲學)、法語、財務管理、會計、稅法、軍學(包括武藝)等六門必修課,另有音樂、繪畫、舞蹈等三門選修課(三選一)。 看這個課程設置就知道了,這所“宮內(nèi)大學”其實是一所財經(jīng)學院,儒學和軍學的課程都比較粗淺,只需要粗通即可。而財經(jīng)類的專業(yè)課則有三門,占了必修課的一半!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課程設置,當然是為了金陵女大這個“后妃搖籃”積累教學經(jīng)驗和培育教師了。 沒錯,金陵女大也是一所財經(jīng)學院! 因為在朱慈烺看來,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國家的根本還是財政和軍事! 而大明的國情又不能再搞封建軍隊,而且直省范圍內(nèi)也沒有什么封建領主。所以大明王朝的軍事力量依靠的是職業(yè)軍官(主要是貴族)和國家募兵,而這兩者都要依靠一個強大而且健康的財政。因此大明帝國的統(tǒng)治者或是自己精通財政,或是身邊有可靠的財政人才。 在君王本人不一定能精通財政的情況下,他的后宮之主必須精通財政事務。 另外,朱慈烺在為國為民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往自己的兜里裝錢......這當然也是為了更好的為大明百姓當皇帝了。 可別說皇帝不花錢之類的瞎話,根據(jù)朱慈烺這些年來的經(jīng)驗,皇帝的小金庫直接關系到皇權的強弱! 如果皇帝沒有小金庫,那么這個皇帝要么去貪戶部的錢,要么就得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前者會擾亂財政紀律,后者會讓皇帝無法得到身邊人的效忠,本人的安全都沒有保障,更不用說拿錢去搞金元政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