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烏拉!烏拉!烏拉......” 槍炮聲突然沉寂了下來,接著就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吶喊聲。 吶喊著發起決死攻擊的是烏拉索夫指揮的尼布楚守軍!作為守城的一方,他們本來應該好好的坐在城堡里面,等著野蠻的韃靼人潮水一般的涌向尼布楚棱堡送死。 可是現在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城了,因為再不出城決戰,他們連突圍逃跑的一線生機都沒有了...... 之前,烏拉索夫敢于向斯特羅加諾夫打包票,當然是有些把握的——現在的這座尼布楚城是兩年前修建的,建成的時候是一座土木結構的簡易棱堡。在烏拉索夫上任伊爾庫茨克總督后,又集中人力物力對尼布楚棱堡進行了加固。 加固工程全部完工以后,尼布楚堡壘的防御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別說在周圍只有“野蠻人”的荒涼的東西伯利亞,就算在羅剎國西部面對波蘭、瑞典、奧斯曼的前沿地區,比尼布楚城還要堅固的堡壘也不多見。 尼布楚城中有約1500名哥薩克和射擊軍官兵。如果進行充分動員,守軍數量還可以再多1000人。 另外,尼布楚守軍的裝備也不錯,擁有二三十門輕型火炮,擁有三百支燧發槍,一千多支火繩槍,幾百匹戰馬,以及大量的冷兵器,還有一部分哥薩克戰士還自備了弓箭。 所以當彼得.安德羅波夫帶回了“韃靼人擁有大型臼炮和火炮”,而人數超過一萬的消息后,烏拉索夫依舊堅定主戰,拒絕了鰲拜、岳樂提出的投降請求——想攻占尼布楚這樣的堅固棱堡,光有大型臼炮和12磅、18磅的大炮是沒有用的。除非攻城一方擁有足夠高明的工程師,能夠指導步兵在棱堡周圍挖掘平行攻城壕和蛇形交通壕,并且在正確的位置上安放臼炮和12磅、18磅大炮......對于黑龍江沿岸的韃靼人而言,這樣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據烏拉索夫所知,在中亞一帶和羅剎國作戰的明軍和準格爾軍,也沒那么高的水準,何況這些黑龍江流域來的韃靼人! 可是當鰲拜和岳樂的大軍水路并進而來,抵達尼布楚城后,烏拉索夫才知道自己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