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了,有了三個八旗牛錄保著,胖福王應該也可以殺出流寇的包圍圈,撿回一條胖命吧? 馬萬春眉飛色舞的在推銷限量版的崇禎親生郡王,黑龍江這旮旯的一大群莊主、少莊主則聚精會神的在聽,時不時的還會提一些問題,而作為“樣品”供人參觀的朱慈靈忽然有了一種很熟悉的感覺......怎么有點像是秦淮河那邊的青樓楚館給姑娘們辦梳攏之禮(就是**)啊!等會兒不會討價還價吧? 正想到這兒,真的有人開始詢價了! “洗馬......能問一下陪嫁的事情么?得花多少銀子才能把閨女嫁進王府當福晉?500兩夠嗎?” 什么?才500兩!朱慈靈聽到這數,就有一種扭頭就走的沖動了。自己是太上皇親生的郡王,還那么俊,雖然不是黃花大王爺,但是500兩也太少了吧? “錢是小事兒,天家貴胄會缺錢嗎?”馬萬春一點都不顧及朱慈靈的心靈,直接不談錢了,“這次過來黑龍江的12家郡王,都是要在黑龍江邊上扎根的......是要封地、治軍、臨民的!以后就是黑龍江這里的一方諸侯了! 天子打算將鰲拜所領的莊子和人戶分發給這12位郡王,不過這12位郡王終究長在應天府,對黑龍江這里的風土人情不熟悉,恐怕管不好莊子和人戶。所以天子才想讓他們在黑龍江當地納妃,一個郡王可以納一正兩側,一共三名妃子。妃子的娘家,需要陪嫁一定的人戶,也不需要太多,正妃有一百五十戶足以,側妃減半,另外還要提供落干陪臣幫著郡王治理地盤。” 三百戶人口,擱在東南不算什么,在黑龍江這里就是足足的一個牛錄! 黑龍江12個王,安東12個王,加一塊兒就拿了24個牛錄,再加上從鰲拜、岳樂所屬的人戶當中分給諸王的人口,一個王差不多能有2個牛錄,24個王就是48個牛錄......擱在后金那會兒就是整整2個旗啊! 而且這24個王還有72個親家公,一個親家公按照平均3個牛錄的實力來算,就是216個牛錄,加上24王的48個牛錄,再加上屬于金東莪、阿吉格兩人的牛錄,起碼有三百數十個牛錄,就被納入了以大明朝的親王、郡王為中心的封建體系當中了。 大家都是皇親國戚,都是朱皇帝的親戚......以后黑龍江、安東這里,誰的血管里面沒有朱元璋傳下來的血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高貴了。 而且在經濟文化越是落后的地方,往往越講究血統!譬如蒙古那邊一個黃金家族吃香了幾百年。沒有這個血統,自己打下的江山都不好意思稱大汗——現在準格爾的僧格就不敢稱汗,只敢稱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