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老山宮西北數十里開外,緊挨著臥龍山皇陵的地方,有一處富麗堂皇的寺廟,名叫臥龍山皇覺寺。這寺廟守著皇陵,當然不會香火鼎盛了。畢竟皇陵周圍,也不可能是什么繁華熱鬧的所在。只有一些守陵的陵戶(也不是世襲的身份,而是和農莊掛了鉤,承包農莊,就要承擔守護皇陵的義務)和被承包皇陵營建的商人,雇來這里施工工匠,住在皇覺寺附近。 而且這個臥龍山皇陵是給崇禎、洪興,以及之后的大明皇帝在龍馭賓天后使用的。可崇禎上皇還沒有要來臥龍山長住的意思,洪興皇帝就更不著急了......他還想再為大明人民奉獻個幾十年呢! 別看現在大明帝國的國運扭轉,已經不是中興,而是輝煌鼎盛了。但是朱皇帝還是很不放心的......因為他是知道這個封建王朝,距離末路已經沒多少年了!哪怕他能如愿以償攪了法國大革命的局,也不見得能將革命風暴推遲多少年。 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那么多,最后不都一個個垮臺了?新羅馬的波旁王朝真能例外?如果真的能有新羅馬,這個國家也是歐洲分裂了一千多年后才出現的一個大一統帝國,它就像歷史上的秦帝國一樣,并不知道應該怎么維持一個大一統官僚治理的國家。 雖然新羅馬可以抄大明的作業,但是新羅馬的國情畢竟和大明不一樣,而且路易十四也不大可能用武力踏破西歐、南歐諸國,實現兵吞列國式的統一。 新羅馬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個神圣羅馬帝國式的“統一國家”,這樣新羅馬也許就抵抗不了大革命了! 因此朱慈烺還想利用自己的余生,好好的給大明王朝多打些補丁,好讓大明的國運盡可能的維持。 所以他一點都不想來臥龍山皇陵這邊...... 不過今天他還是來了臥龍山,還是跟崇禎上皇一起過來的。雖然崇禎、洪興兩父子來了臥龍山,但是偏偏沒有進陵區參觀,而是進了陵區外面的皇覺寺。不過他們也不是來皇覺寺進香的,而是來給人送行的。 皇覺寺外面不遠處的官道上,停著一長串車馬,還有衣甲鮮明的侍衛軍的護兵和儀仗。這些侍衛軍官兵和車伕乃至跟隨的仆役,這會兒都由皇覺寺供了素齋,就在官道兩邊,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汁水淋漓的吃喝著。 能夠讓皇帝和太上皇一塊兒送出幾十里的,當然不是一般的人了。 皇覺寺內一處干凈明亮的禪房內,這時正有不多的幾日,圍著個八仙桌坐著。一邊吃著皇覺寺和尚準備的素齋,一邊在討論著什么事兒。 其中有三個年級較大的,分別是崇禎上皇、洪興皇帝和外交部尚書魏忠誠。另有兩個年輕的,是包租王朱慈炋和朱亨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