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真是進步了!都知道春秋大義了——可是春秋有什么大義?根據以往的認知,春秋是禮崩樂壞,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時代,還談什么大義?就算大義,比如尊王討夷之類的,也不是太多。諸夏混戰,才是春秋的主旋律啊! 但是朱和幸卻偏偏提出了“春秋大義”的概念......也就是說,春秋的諸夏混戰,也有相當積極的一面! 沒有春秋戰國的諸夏競爭,哪有后來稱雄東方的強秦盛漢?哪有華夏文明的基本盤?哪有華夏文明的各種基本元素? 華夏民族在這五百多年間所取得的進步,恐怕要超過以后的一兩千年啊! 朱慈烺笑著點點頭,“好啊!終于知道春秋大義了......這春秋大義,就在于諸夏競爭,各自奮發。競爭當然是殘酷的,誰家要愚昧弱后,那是要滅國的!但諸夏又本是一家,不管誰能稱雄領先,都是諸夏的兄長。好運兒,你可明白為父的苦心?” “兒臣明白,”朱和幸笑道,“大明再怎么都是諸夏之長,必須有長者之風,得帶著點下面的小兄弟。” 朱慈烺笑了笑,不置可否,又把問題出給了丁玉英:“玉英,你來說吧......將來若有一日你掌了大權,要怎么整治那些不聽話的諸夏兄弟?” 什么話啊? 好運太子心里那個別扭啊!玉英是太子妃,將來就是皇后......她要掌了大權,那就是太后,那我怎么辦?我就是先帝了?我今年才二十多歲啊! 丁玉英有點同情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還蠻結實的,看上去應該能長壽的吧? 把目光收回后,太子妃就開始答題了。 她想了想,說:“宗周之失,并不在分封,而在弱干強枝。當然了,宗周的弱干也不是當初分封時候所設想的,而是宗周所處之地,不是被藩國所困,就是有難纏的戎狄,擴張實在不易。 而且宗周又在自家本就不大的地盤上再搞分封,造成宗周的枝干有損無補,日益削弱。這是越封越弱,是萬萬不可行的。” “越封越弱不可行,難道還能越封越強?”朱慈烺笑著問。 “當然可以越封越強了,”丁玉英笑著,“父皇封了懷、德二王,不就加強了對合眾國的控制?兒媳婦覺得這個辦法挺好的......兒媳婦要掌了大權,也封個幾萬戶去合眾國、南大陸、西楚國和準格爾去。哦,還有那個慶國,也快要變成非禮之邦了,也可以封個一萬戶王過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