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來自大明的亨利王還有包租王朱慈炋,也跟著奧朗則布和他的朝臣們一塊兒去了涼爽的喀布爾。 在那里,他們見到了來自中亞的“小閣老”軍團。這支奴隸軍團正式的名稱叫“蒙古親軍”,根據(jù)帖木兒帝國官方的說法,加入蒙古親軍的少年都來自欽察草原(哈薩克),擁有蒙古血統(tǒng),而且在加入軍團前都不是天方教徒——他們必須通過考試證明自己不是教徒,否則就將失去加入軍團的機會......考試當然是很難的,奧朗則布親自出的題目,都可以拿去考天方教宗教學院的學生了。 據(jù)說“小閣老入伍考試”的成績普遍都是零分,如果有誰能拿到個三分五分的(總分100分),一準是來自中亞的“蒙古學霸”了,絕對值得重點培養(yǎng)。 除了“小閣老軍團”外,亨利王和包租王還見到了帖木兒帝國的新軍。這支軍隊是由來自波斯薩法維王朝的軍官幫助訓練的——這些薩法維王朝的軍官原本都在由英國人幫著訓練起來的新軍中任職,由于薩法維王朝在阿巴斯二世死后迅速走向衰弱,原本被視為國家支柱的新軍也接近廢弛。于是大批懂得一些歐洲方陣戰(zhàn)術的波斯新軍的軍官,就被奧朗則布招攬到了印度。 在他們的努力下,一支以來自中亞的“老爺兵”為骨干,人數(shù)多達8萬的新軍,正在迅速成型——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雖然比不上法國軍事顧問訓練的大順 當1674年的秋天到來的時候,奧朗則布和他的朝臣,就是在這支新軍的護衛(wèi)下,回到拉合爾的。 手頭有了8萬新軍的奧朗則布腰桿子硬了不少,終于有點底氣可以去“殖民歐洲”了。 今天他請朱慈炋和朱亨利入皇宮議事,就是為了商量這事兒。 當兩位大明王爺共乘的馬車抵達皇宮外面的廣場上時,朱亨利一眼就瞧見了一輛裝飾非常豪華的西洋四輪大馬車,他非常興奮的對朱慈炋道:“六叔,那是阿方索王的馬車,他也來了拉合爾,看來奧朗則布已經下了決心要出兵歐洲了!” 朱慈炋也探出腦袋望了一眼,瞧見了那輛馬車和守在馬車邊上的幾個穿著板甲的西洋騎士,笑著道:“他不會是迫于奧朗則布的壓力,來皈依天方教的吧?” 奧朗則布之前對殖民歐洲沒什么興趣,所以也沒把流浪果阿的阿方索國王看成一個特別有用的籌碼,不僅不想幫著他復辟,反而想讓他皈依天方教,從今往后就留在印度當一個天方教王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