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路易十四要“派遣”,而不是“請求教宗派遣”,這說明他已經凌駕在羅馬教宗之上了! “非常感謝,”朱亨利向路易十四彎了下腰,“陛下,我希望在護送瑪麗亞.佛朗西斯卡前往突尼斯之前,能將保護中立和自由國家的條約草案敲定。” “那就試試看吧......”路易十四想了想,又說,“相信這對羅馬、奧斯曼和大明都有好處!” “那是當然的!”朱亨利笑道,“海上馬車夫和金錢往來的自由之都總是必不可少的!相信奧地利大公國、葡萄牙王國、巴達維亞共和國......也許還有英格蘭共和國,可以很好的為羅馬、奧斯曼、大明、印度這四個大帝國提供良好的服務!” 由奧地利大公亨利一世(朱亨利)推動的這份條約,后來被命名為《保護中立和自由條約》,聽上去還是非常高大上的好東西,但實際上還不如成為《販賣中立和自由合同》比較妥當......而這份“合同”被一艘英國商船送到上海,再由外交部駐上海的官員帶到應天府老山宮的時候,已經是洪興二十九年的正月了。 “瑪麗!我們的兒子太能干了,不僅給自己搞到了一個王朝,而且還把自由和中立當成商品來販賣......這可真是太會做買賣了!奧地利人民以后一定會愛戴這位明君的!” 老山宮的曼奇尼庭院中,大明皇帝朱慈烺一邊看著《保護中立和自由條約》的文本,一邊夸獎自己的好兒子亨利。 瑪麗.曼奇尼則在看施保羅寫來的一封滿是隱喻和密語的書信——這封信是由另一條掛靠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名下的葡澳公司的商船送到上海的,因為那條船和護送《保護中立和自由條約》文本的船編在了同一支船隊內,所以這封信也和《保護中立和自由條約》的文本一起送到了應天。 看完了信,瑪麗.曼奇尼只是微微一笑,“他為自己和自己孩子搞到了也許不止一個王朝吧......” “不止一個?”朱慈烺一愣,隨即笑了起來,“那也不錯......那些也是我們的后代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