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另外,大湖區的土地非常肥沃,是可以開墾耕種的。只要我們在春天播種一定燕麥、黑麥,秋天收割一下,雖然辛苦一點,但是足夠養活上百萬人了。” 唔,非常辛苦啊!春天的時候隨便種一種,秋天的時候隨便收割一下......新大陸這里的地就是這么種的,沒誰會精耕細作。 鋼鐵首領眉頭緊皺,似乎在苦苦盤算。 亨利.馬丹的辦法其實是以退為進,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地盤小了,縮到北方湖區去了。但是對實際地盤的掌控,卻是大大提升了! 游牧的優勢是集中人口和提升機動性,而弱點則是很難有效控制地盤。所以近現代的強國,沒有誰是游牧的。 所以印第安大蘇聯部的游牧,也只能是個過渡......從游獵向游牧過渡,等大蘇聯印第安人學會放牧之后,還是得向定牧和半耕半牧轉變。 而要定牧和耕種,就不能在密西西比河兩岸安家了,這一帶可是大明和羅馬爭奪的焦點。大蘇聯汗國如果在那里發展壯大,那就必須在大明和羅馬這兩大軍事集團之間做出選擇! 可是大蘇聯汗國無論選擇哪一方,結果都不會好! 因為大明和羅馬都不可能把對方完全打倒,但是卻足夠打死大蘇聯汗國。 亨利.馬丹說:“據我所知,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已經不久于世,而且他并沒子嗣可以繼承王位。因此他去世之后,西班牙王國和新西班牙王國都會變成羅馬皇帝路易一世(就是路易十四)的領地!這樣一來,新羅馬和新西班牙就能實現統一......而合眾國和慶國,一定會感到危險,多半會先發制人,挑起戰爭! 如果我們還留在密西西比河流域,那么就必須在大明和羅馬之間站隊......因為我們就呆在戰場之上,是不可能中立的。而無論我們站在誰一邊,都會成為另一邊的重點打擊對象! 而我們之前可以發展,一來是因為合眾國和新羅馬在大平原上的力量不夠;二來是沒有足夠的動力促使他們進行一場真正的大戰。 而這兩個因素,在卡洛斯二世死后都會消失......合眾國和新羅馬在大平原上的人口,都達到了三四十萬。而且在過去的這些年中,他們還積累了大量的糧食和牲口,足夠支持一場大戰了。如果有數萬合眾國或是新羅馬的騎兵在大平原上機動作戰,我們的游牧部落就會面臨極大的危險! 所以,我們必須離開!去安全的北方,這樣靜觀其變,待價而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