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上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的那位皇太孫是當時的皇太子朱怡鈾的長子,名叫朱伯濂,當時已經30歲了,而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才15歲,正好是最鮮嫩可口的年紀。 當然了,30歲“高齡”的皇太孫肯定是結過婚的——按照朱慈烺定下的祖制,在他20歲的時候,就通過考試替他選拔了一位兼具聰明和智慧的太孫妃。他和這位太孫妃的感情很好,所以拒絕了在結婚五年后再選側妃。而朱和幸、朱怡鈾也沒強求。 因為朱伯濂是太孫?。【嚯x皇位還有幾十年呢! 再說了,朱伯濂的這位太孫妃各方面都很出色,甚至超過了當年的丁玉英。所有的人都對她非常滿意,所以朱和幸和朱怡鈾也就順了朱伯濂的意。結果這一順,就順出了事兒。 朱伯濂的結發妻子在和朱伯濂結婚七年后,因為難產而亡了,而且是母子雙亡! 而在這位太孫妃薨逝之前,只生下了一個兒子! 這下可有點遭了——大明王朝不能后繼無人啊!一個兒子不保險??!18世紀的醫學水平可不這么高明! 可是朱伯濂卻因為喪妻之痛,不愿意馬上再結婚——這事兒要給朱慈烺遇上,太孫就該換人了!可是朱和幸寵這個孫子,就讓他去西域帶兵散心。同時還關照當時的西楚霸主和準格爾大王為皇太孫物色美女給他當選侍...... 但誰也沒想到,皇太孫朱伯濂才到西域前線,亨利大公的兒子匈牙利王太子卡爾就千里迢迢到了西域軍前,還帶來了讓西楚和準格爾都挺滿意的和平條件——和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講和! 因為羅馬的路易大帝去世后,掌權的是年幼的路易二世(歷史上的路易十五),權力遭到塞爾維亞國王腓力和王后瑪麗亞.特蕾莎的挑戰——腓力并不是想篡位,而是想成為攝政王??墒歉鶕芬状蟮鄣倪z囑(被質疑),攝政王的人選應該是奧爾良公爵。 而腓力國王和瑪麗亞.特蕾莎女王又得到了奧地利大公(亨利)、匈牙利女王(瑪麗.安妮)、波西米亞國王(瑪麗.安妮的弟弟路易.德.波旁)、克羅地亞國王(瑪麗.安妮的另一位弟弟路易.奧古斯特)的支持。 一時間,羅馬帝國就處在內戰邊緣了。 而失去了羅馬這棵大樹,彼得一世當然不敢再打下去了。于是就同意了奧地利大公亨利斡旋調停,還親自到里海上的一座島嶼上和天盟聯軍的總督見面會盟。這位總督,就是朱伯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