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面對強大的新洲合眾國的進攻,美聯邦只能向北美大陸上的另外兩個強國,新英格蘭聯合王國和印第安人的大蘇聯汗國求援。 而新英格蘭聯合王國的亨利九世和大蘇聯汗國的黃金汗當然不愿意看到新洲合眾國獨大,于是就組成同盟,出兵攻打新洲合眾國的懷州、遼州(位于懷州西北,占地遼闊)。于是戰火就在北美洲全面燃起! 除了美利堅聯邦、新英格蘭聯合王國、大蘇聯汗國之外,新生的羅馬共和國還有另外兩個關鍵的朋友,英格蘭共和國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這兩個國家并沒有和羅馬共和國結盟,依舊打著中立的招牌,但實際上卻是羅馬共和國的兵工廠和債主。 如果沒有這兩國的暗中支持,羅馬共和國即便有拿破侖,也不可能堅持到19世紀....... 不過到了1804年,西羅馬帝國又回來了。但回來的不是波旁王朝的西羅馬帝國,而是拿破侖.波拿巴王朝的西羅馬帝國! 也不知道是歷史的慣性還是拿破侖也受了“天朝統一思想”的影響,他在當了西羅馬皇帝之后并不知足,而是開始尋求“拿破侖版”的統一世界之路! 根據拿破侖的計劃,想要統一世界,首先就得統一歐洲,而要想統一歐洲,首先就要統一東西羅馬! 所以在紫袍加身,成為羅馬皇帝后不久,拿破侖就開始了征討東羅馬帝國的戰爭。 而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實際上是一個松散的聯邦。成員包括希臘王國、塞爾維亞王國、阿爾巴尼亞王國、克羅地亞王國、奧地利王國(原本是大公國)、匈牙利王國、瓦拉幾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克里特王國、塞浦路斯王國、門的內哥羅王國等十一個選帝王國和皇冠領地君士坦丁堡。 根據東羅馬的憲法,皇帝將由十一個選帝王國根據一國一票的原則,互相選舉而出! 當選者將可以在任期內(原則上沒有退休,必須終身擔任這份工作,一直到死)擁有皇冠領地君士坦丁堡,還可以用各國上繳的帝國稅組建軍隊和政府。 這么一個松散的帝國當然抵擋不住經過了革命風暴,而且還打退了好幾輪國際干涉軍的拿破侖版羅馬帝國的進攻! 而這個東羅馬帝國又在干涉西羅馬革命之時,加入了天朝同盟,成為了大明帝國的盟友......所以拿破侖戰爭,從一開始就變成了一場“誰統一世界”的世界之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