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鎬點點頭:“老臣略知一二。” “那你能告訴朕,什么是家丁?邊將又為什么要養家丁?” 楊鎬聞言先是一聲嘆息,而后又言道:“老臣不大知道南軍情況,只知道遼東的軍事。遼東諸將所養的家丁,大多是沖鋒陷陣時用的鐵騎兵。在遼鎮諸軍之中,步軍可以用額兵,鐵騎幾乎全是家丁。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鐵騎得之不易,養之不易。以額兵所得的糧餉,根本成不了鐵騎。以遼鎮為例,家丁的廩餼衣械,過額兵十倍,因而才能身披堅甲,下乘良馬,每當大敵,用以陷陣。 而鐵騎之難養,也不是糧餉多了,就能養出鐵騎的。還需要為將者用心選拔,時時督促,費時費力......如果為將者沒有全權,不能兵為將有,又何必花費那么多心思去選拔督促鐵騎兵呢?所以北軍鐵騎者,就非家丁不可了! 而無家丁鐵騎之將,只有步軍可用,守城把關尚可,野戰爭勝是絕對不行的。” 這個楊鎬雖然打仗的手藝不行,但到底在遼鎮軍中那么多年,的確是懂行的。至少比朝堂之上就知道高談闊論的君子強太多了! 而楊鎬給朱由檢的答案,也基本符合事實。 所謂的家丁,其實就是明朝邊鎮軍閥擁有的封建騎士......他們是屬于軍閥私人的(附庸的附庸),不屬于大明朝廷。而正是這種從屬關系,使得邊鎮軍閥們愿意在家丁身上下血本。 而這種披鐵甲,騎鐵馬的騎士在明朝北方邊疆的戰斗當中,作用是極其明顯的。如果沒有他們,北方平坦地形上的野戰根本就沒法打! 因為這個時代騎兵依舊是戰場上的主宰!看看萬歷朝鮮之役的情況就知道了,十幾萬經過日本戰國洗禮,而且裝備了大量“鐵砲”的日本侵略軍,就的因為騎兵太弱,才被西麻(麻貴)東李為首的一群大明北方軍閥給壓制住的。 朱由檢沉默了片刻,又開口了:“楊鎬,朕欲復遼東,是不是也應該養出萬余能披鐵甲,騎良馬,陷堅陣的天子家丁?” 什么? 天子家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