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了那時,大明就將更加被動! 孫承宗低聲一嘆:“如果不能在這兩年用舉國之力,把堡壘修到東虜的老巢里去,將來我大明北方之地,將永無寧日!” 李國?搖搖頭道:“可是以堡壘復遼東實在太貴了......朝廷拿不出那么多的銀子啊!” 孫承宗也想不出什么辦法,只能嘆了口氣,對趕車的馬夫道:“去十王府旁的堂子胡同。” ...... 紫禁城,文華殿。 今天是朱由檢“開學”的好日子! 朱由檢欽點的幾位老師,都已經齊集京城,可以開始接受他的陪養和教導了...... 什么?朱由檢真準備教自己的老師了?那是肯定的!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教,那個孔貞運就不教了,他的年紀太老,思路也不大清晰,再怎么教估計有教不成名將了。 所以朱由檢準備親自教導的,就是洪承疇、孫傳庭、陳奇瑜和盧象升這四個可以教好的老師。 為了教好自己的四個老師,朱由檢還安排了楊鎬和武進士出身的軍中宿將孫祖壽來當“講官的講官”。讓他們給四個老師介紹一下薊州、遼東、宣府、大同等地的軍務情況。 說起這個孫祖壽,朱由檢對他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他是武勛之后,老祖宗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受了指揮使的官職。世世代代守著長陵衛——就是護衛成祖朱棣的陵衛。不過孫祖壽不是家里的嫡系,所以沒有走世襲的路子當指揮使,而是在萬歷23年考上了武進士,之后一直在軍中任職。 不過他和那些養了一群家丁去沖鋒陷陣的軍閥不一樣,他是個比較傳統的明軍將領,而且操守極佳,不撈錢,當然也沒錢養家丁......所以也沒有太大的功勛。 在天啟七年五月的寧錦大捷中,他因為違反經略高第的命令被罷官歸田,就在長陵衛閑居。不久之前,才被朱由檢召回,安排進了帳前親軍當了個總參議。 當然了,朱由檢其實是打算重用這個孫祖壽的。因為孫祖壽的操守和長期在軍中積累的經驗,讓他很適合去統帶童軍——根據朱由檢的計劃,將來的帳前軍將是騎、步、炮協同的,其中騎兵靠“家丁”,步軍和炮兵都得靠童軍。 其中家丁,也就是帳前騎士們會由孫應元、周遇吉、黃得功三個“騎將”統領。而步軍則會交給孫祖壽、盧象升、孫傳庭統領,洪承疇、陳奇瑜則會居中調度。 “陳先生、洪先生、孫先生、盧先生,”文華殿內,朱由檢先給自己的四位先生和楊鎬、孫祖壽都賜了座,而后又對自己的四位先生道,“朕把你們四位從那么多文官當中選出來,委任為朕的講官,一是看重四位的一片忠心!二是因為你們都是允文允武之才......如今天下多事,遼東大好江山又陷于賊手。國家正是用武之際,然而京營早就不能打了,九邊精銳也大不如前。所以朕只能親自訓練一支新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