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袁可立和毛文龍是在進京的次日,也就是天啟七年十二月初十這天下午,在文華殿中,第一次見到朱由檢的。和他們一塊兒覲見的,還有兵部尚書王在晉、帳前軍總參議楊鎬。 “平身,平身,都賜座!”朱由檢還是一如既往的和氣,招呼著給袁可立、毛文龍、王在晉和楊鎬都賜了座。 王在晉和楊鎬都已經習慣這位萬歲爺的笑里藏刀了,全都大大方方的坐了。 袁可立是四朝老臣,到哪兒都是受優待,所以也寬坐下去。只有毛文龍最拘束,只坐了半個屁股,還用雙手扶著習慣,好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 朱由檢看著毛文龍,表情復雜,忽然嘆了口氣:“可惜了......” 可惜了?什么意思? 毛文龍聽著這話頭皮都有點發麻,少年天子是什么意思?他想干什么?沒有埋伏什么刀斧手吧? 正緊張的時候,朱由檢又開口了:“朕日前翻看了東江鎮的兵賬,兵額報了20萬,餉額報了60余萬......假的有點過了吧?60萬餉養20萬兵,平均一兵年入才3兩?怎么可能?” 真的要查賬啊! 毛文龍的心怦怦直跳,又覺得委屈和冤枉,眼淚都快下來了。他雖然報了花賬,而且還在大明和朝鮮之間的大海上開展了攔路收費業務。但是他比遼西那幾位可仗義多了,遼西那些人一年坑幾百萬啊!他毛文龍一年才拿幾十萬。而且他還不白拿錢,好歹還能牽制一下東虜......雖然是敗多勝少,但是他不怕失敗,還能主動出擊啊!遼西那邊一年坑幾百萬,幾時見他們主動出擊了?不就守著那些堅固的堡壘嗎? 其實懂點軍事的人都知道,遼西那邊根本用不著那么多堡壘......把山海關好好修一下就足夠了。除非山海關的守將投敵獻關,否則東虜根本不會來打的!現在有紅夷大炮,尋常的攻城器械都到不了關城下面就得轟爛了。 靠人命去填山海關的話,東虜死絕了都填不下來! 而且從沈陽到山海關有700里慢慢長途,大軍要打遼西走廊而過的話,后勤線太長不說,而且都暴露在東江軍的兵鋒之下......后勤線給你掐了,東虜大軍就得餓飯。 就在毛文龍委屈的要哭出來的時候,朱由檢的話鋒又是一轉,笑道:“毛總兵,你給朕報個實數......有多少兵就報多少數,朕還給你60萬兩一年,直接從內帑出,一文錢部費都沒有,實實在在讓你拿60萬。至于朕為什么要問實數,是因為要給你們東江軍發器械和盔甲。20萬套鐵甲......這可發不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