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萬歲爺兵到!-《搶救大明朝》
第(2/3)頁
可這里是大同......滿桂只有15000可恃的遼軍,而其中最具戰(zhàn)斗力的家丁僅有1000余人。
這15000遼軍也不能都擺在大同城,因為把他們都集中在大同城,大同鎮(zhèn)的千里邊墻可就沒什么防備了。最近大同邊墻外亂成了一團,被虎兔敦汗打散的兀良哈蒙古的部落到處亂竄,如果大同邊墻無備,他們一準會沖進來搶一把再說。
所以滿桂不得不分出去10000余人,分別駐扎在鎮(zhèn)虜衛(wèi)、陽和衛(wèi)、大同右衛(wèi)、玉林衛(wèi)、威遠衛(wèi)、平虜衛(wèi)、云川衛(wèi)、聚落所和高山所等處。靠著這些分散駐扎的遼兵,對付小股蒙古部落是足夠了,但是卻擋不住虎兔敦汗的大軍。
想要擋住虎兔敦汗的大軍,就得把大同本地的軍力好好整頓一番。
可是大同鎮(zhèn)當?shù)氐膶㈤T、營兵和軍戶,哪兒有那么好整頓?他們都是兩百多年的團體,早就盤根錯節(jié),早就自成一體了。這些團體或圍繞著大同鎮(zhèn)當?shù)氐膶㈤T,比如麻家將、馬家將擰成一股;或是幾十家傳承兩百多年的軍衛(wèi)門第一塊兒抱團取暖;再加上一個本該鎮(zhèn)守一方的代王府,早就將大同軍鎮(zhèn)的武力基礎——衛(wèi)所土地,給瓜分一空了!
沒有了土地,軍戶制自然無法維持,大同鎮(zhèn)士兵們的生活苦不堪言,也不愿意再從軍出征。在嘉靖年間,因為鎮(zhèn)兵不愿遠戍堡壘,居然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甲申兵變,差點把大同城給占領了。
而軍戶制瓦解后開始推行的募兵制,則因為明王朝的財力實在有限和九邊軍鎮(zhèn)內(nèi)盤根錯節(jié)的利益集團,而收效甚微。
在天啟年間,大同鎮(zhèn)額定的軍餉(包括軍糧),總額也有一百幾十萬兩。雖然不可能發(fā)齊,但是每年實際發(fā)到大同鎮(zhèn)的軍餉(軍糧)總在百萬上下。以平均三十兩養(yǎng)一兵計算,大同鎮(zhèn)的戰(zhàn)兵也該有三萬上下。再加上滿桂帶來的15000遼兵(這群遼兵的軍餉暫時還從加派的遼餉中開支,并不占大同本地的餉),總該有四萬五千能打的戰(zhàn)兵吧?
可實際上呢?
不算滿桂帶來的遼兵,大同當?shù)氐哪軕?zhàn)之兵,都不知道有沒有5000?而且這些能打的戰(zhàn)兵基本都是副將、參將、游擊等將領們的家丁私兵。而正經(jīng)的營兵......只有點兵校閱的時候才會出現(xiàn)。
滿桂到任后點了幾回兵,每回都是呼啦啦一大群人,數(shù)數(shù)倒也有十來萬(大同兵額是十三萬幾千),可是點完數(shù),大家伙就各回各家,各自營生去了......整頓?訓練?別說門了,窗戶都沒有啊!哪怕是滿桂,也是無從入手的。因為滿桂不過是個總兵官,大同這邊還有個巡撫呢!巡撫是文官,比總兵牛逼!巡撫之上還有宣大總督!在往上還有一群分潤了大同鎮(zhèn)軍餉的朝臣,誰都不想滿桂動真格的。
而滿桂自己也是老江湖了,他自己就是宣府軍戶出身,還不知道規(guī)矩?
他要敢動真格的,少不得就是一場軍亂送他去錦衣衛(wèi)詔獄,搞不好把性命都賠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封开县|
孝义市|
敦化市|
江陵县|
仙居县|
准格尔旗|
台中县|
阳东县|
胶南市|
屏东县|
无锡市|
兴海县|
嵊州市|
邯郸市|
莱阳市|
娄底市|
湟源县|
西林县|
镇安县|
庆元县|
甘南县|
安远县|
当阳市|
东海县|
赤壁市|
镇坪县|
玛多县|
南溪县|
北碚区|
电白县|
仙桃市|
平定县|
吕梁市|
溆浦县|
乡宁县|
沙雅县|
洛南县|
睢宁县|
南江县|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