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元年六月初七,大同北關操場城,天子行宮,真武廟。 “萬歲爺,這虎兔敦汗的大營就設在離大同鎮城不到20里的白登山上。這白登山就是當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包圍的白登之圍的地方。現在咱和插漢部的兵馬就隔著一條御河對峙。御河以西是咱們的馬兵邏卒來回巡哨之處,御河以東則是插漢部的騎兵在四下活動......” 正在被挪作天子行宮的真武廟內和朱由檢解說大同周遭軍情的,是躬身站在少年天子身邊的大同總鎮滿桂。 兩人跟前是一堵墻壁,墻上掛著一幅大同城周圍地形圖,上面就有御河、白登山,還在白登山邊上畫了好些個蒙古包。 楊鎬、孫祖壽、陳奇瑜、洪承疇四個“大參議”,還有親軍都指揮使黑云龍等人,則跟在朱由檢和滿桂身后,伸著脖子在看地圖。 現在正在進行的就是戰前軍議了! 朱由檢搜羅來的一幫人也是各有分工的,孫傳庭、盧象升、孫應元、周遇吉、吳襄、曹文詔、黃得功,還有黑云龍的兒子黑明孝各管一團,稱團總或團參將(以文資領軍的稱團總)。而黑云龍、劉應坤則總管日常的訓練、紀律、后勤和組織。楊鎬、孫祖壽、陳奇瑜和洪承疇則組成了一個參謀團,負責制定作戰、行軍、訓練、駐扎的計劃,傳達朱由檢的軍令,同時也負責訓練“將種”——就是跟隨在朱由檢身邊的那群青年侍衛,以及從帳前八團中挑選出來的可造之才。 此外還有一個孫元化,被朱由檢派了個專管裝備的差,現在還在澳門買火器、募西兵。 這個陣容擱在崇禎初年,也堪稱豪華了,算是強將云集、賢能薈萃。瞧見這些個能人,滿桂對這位少年天子的信心又多了幾分......也許真的能把虎兔敦汗給趕跑了吧? “滿總鎮,”楊鎬這時拈著胡須插話問,“大軍應該在何處渡河?你的人在河對岸可有牢靠一些的據點?” 這是要真打啊! 滿桂心里那是叫苦不迭,河對岸有十萬插漢部的韃子,而自己在大同城的戰兵僅有萬余,即便傾巢而出,加上天子帶來的萬余騎,也僅有兩萬。 兩萬比十萬少太多了...... “啊,御河水深,現在又是夏季多雨的時節,無法涉渡,需要準備船只才能渡河......” 滿桂還挺機靈,拿御河水深當借口,想要拖延些時日。他也知道朝廷那邊一定在調兵遣將......雖然朱由檢這少年天子行事有點出格,但是朝中兩派人馬一定都不希望他馬上駕崩。 因為朱由檢沒有兒子,而他駕崩后福王朱常洵就會變成距離皇位最近的人了! 而這位福王殿下當年因為國本之爭和朝中許多大臣結怨,一旦即位一定會展開打擊報復。而和福王結怨最深的東林黨人又和遼鎮軍閥勾結在一塊,到時候說不定會動用武力擁戴端王朱常浩即位......而閹黨則會擁護福王朱常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