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鳳翼和王在晉在“平遼戰略”上都是保守派——在他們倆看來,薊州鎮長城告急就是進一步撤防遼西的借口! 現在袁崇煥手頭有46000實兵,如果調入山海關加入薊州鎮,薊州鎮的守軍將多達80000人。 怎么都夠了! 而萬歲爺很快就能整出十萬大軍,十萬加八萬就是十八萬啊! 這是實實在在的實兵,不是賬面兵。 有這個數,再加上一個真懂軍事的萬歲爺,黃臺吉死路一條! 余大成吸了口氣,沉聲道:“黃臺吉打進長城了!打破了義院口......現在義院口內外,至少有數萬建奴大軍!” “什么?”張鳳翼吼了起來,“破了義院口?這怎么可能?義院口就在山海關邊上,山海關上發兵幾千過去就能穩守,怎么可能被打破?” 義院口長城的地形險要得很,哪里和年久失修的大同邊墻可不一樣。義院口的長城修在山脊上,都是挺高大的磚墻,每隔一段距離還有個墩臺,還是萬歷年間才翻修過的。這種防線有個幾千人守著,黃臺吉怎么進來?拿幾千韃子的命填出個缺口? 怎么可能!? 余大成接著又道:“王督師和袁巡撫在奏報上說,他們是故意放黃臺吉入義院口的......他們和趙總鎮一共調集了五萬大軍,準備依托山海關、兔兒山、撫寧衛、撫寧縣城和黃臺吉決一死戰!” “那黃臺吉......”王在晉也沒功夫聽余大成說話了,趕緊沖他招招手,讓他把王之臣、袁崇煥的奏報拿過來。 余大成連忙把奏報遞上,王在晉接過后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了,看完以后又轉手遞給張鳳翼看。等到張鳳翼也看完了,王在晉才問:“九苞,你怎么看?” 張鳳翼皺著眉頭:“可以打啊!雖然咱們這邊只有五萬人,少于建奴的兵力,但是畢竟有堅城可憑......憑城而戰可是袁元素的拿手好戲,即便戰事不利,也能縮進城池固守。而且王之臣和袁元素的奏報上說,他們現在分兵把守各處堡壘城寨,還堅壁清野,與建奴對峙,形勢不錯啊!” 王在晉皺著眉頭:“如果奏報上說的和實際情況一樣......那黃臺吉這個虜酋比他爹老奴酋可差遠了,根本不會打仗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