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崇禎元年九月初九。 北京。 午門外的吏部衙門內,十幾個蟒袍烏紗的大臣,正拿著遵化、玉田、薊州、平谷等處送來的奏章,全都是一臉的喜色。 形勢大好啊! 這些奏章有的是報捷的,有的是報平安的。總之,破口而入的后金軍這些日子就在京畿地方的鄉村轉悠,連個縣城都沒打破過。而且還在遵化、玉田吃了大虧。如果史可法和呂大器報上來的斬首數目沒有水分,那遵化、玉田兩戰都能夠得上大捷了。 不過看后金兵在玉田戰后就不敢攻城,也不敢和明軍在城下開戰的情況,大概也能知道他們在遵化、玉田是真的吃了大虧。 首輔大學士黃立極笑得嘴都要合不攏了,捧著史可法的奏章看了又看,都能把上面的內容背下來了。 底下十幾個大臣議論的聲音漸漸響了起來。 “......建奴這回真有點自投羅網的意思了,入口以來,連個縣城都沒打破,還敢一個勁兒往北京城這邊闖......現在都有四面楚歌的態勢了!” “可不是嘛!現在京城這邊有十萬京營精銳,昌平那邊有英國公的十萬護陵精兵,袁元素則率領五萬薊遼精兵尾隨建奴西進,現在已經開到了平谷,萬歲所率領的宣大精兵和帳前精兵則自龍門所出了邊墻,一部還進駐密云......奴賊四面都是咱們的大兵,加一塊都有三十萬了!” “看來奴賊是跑不了啦!三十萬大兵四面圍攻,奴賊才多少人?頂天就五六萬吧!” “是啊,是啊......賊奴人少,要是一戰死個四萬五萬的,可就元氣大傷了!” “看來遼東平定,指日可待了!” 聽到議論的聲音,黃立極也沒完全昏頭,而是抬頭看了眼一直沒說話的兵部尚書王在晉,“本兵,你怎么看?你打贏嗎?” “贏當然能贏......”王在晉皺著眉頭,“奴賊入口月余,沒占著什么便宜,還在義院口、遵化、玉田連吃三場敗仗,而且除了三屯營城,就沒打破過一座城池。在玉田戰后,連和咱們戰于城下的勇氣都沒了。仗打到這個份上,如何不能取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