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聲“萬歲爺來啦!快跑啊!”的呼喊,就這樣成了激勵這一代大明勛貴們為國殺敵的最有效的口號! 戰場上,前面是兇殘的韃子,背后是更兇殘的萬歲爺!你讓這幫養尊處優半輩子的勛貴們怎么選? 被韃子殺掉是忠烈,家里人總能保住......萬歲爺再怎么兇,也不能抄忠烈的家啊!雖然這個忠烈生前干了不少挖封建主義墻角的壞事兒。 而被萬歲爺殺掉就是臨陣脫逃的奸佞,奸佞當然要抄家了! 祖傳的富貴可就沒了! 所以大明朝的這位萬歲爺比眼前的蒙古韃子兇多了,朱純臣、趙之龍、朱國弼、李守錡、李尊祖、劉孔昭、徐允禎這七個“欠命”的勛貴,這個時候都豁出去了,發了瘋一樣嚎著哭著揚起馬鞭抽打戰馬,向著前方二三百步外被代善的正紅旗騎兵驅趕上來的蒙古喀喇沁左翼的騎兵沖去。而他們各自的家丁親隨,也都豁出去了,全都緊緊護在主子身邊,揮舞著馬槊彎刀三眼銃,嗷嗷叫著要為主子效死——這些明朝的勛貴雖然都是廢物,可他們終究要帶兵。雖然九邊前沿已經看不到他們矯健的身影,但是在其他距離敵人比較遠,油水又比較多的地方,比如南京京營、運河軍、長江水軍等處,都還是勛貴們的天下。 既然要帶兵,身邊就得養點充門面的家丁和親衛,要不然遇上個兵變、民變的,也能要了老命! 而現在這些養著用來對付兵變、民變的家丁親兵,也只好硬著頭皮去和韃子拼命了。 不拼不行啊!他們的好吃好喝都靠主子,主子家要沒了,他們怎么混啊?去給邊將當家丁? 那活可干不了,而且拿錢還少...... 由于家丁親兵們都各為其主,所以沖鋒,不,是七個逃跑的大勛貴身邊,就自動形成了七個集群,義無反顧的向喀喇沁蒙古左翼的大塔布囊兀良哈.色棱(喀喇沁蒙古的許多塔布囊都出自兀良哈部,都以兀良哈為姓)帶領的蒙古騎兵沖去! 看到七大群鐵甲騎兵瘋了一樣向自己沖來,兀良哈.色棱可就傻眼了。 這個年頭的蒙古武裝牧民最怕鐵騎沖擊了! 虎兔敦跑路汗靠著3000鐵槊科諾特騎兵就吊打漠南模北蒙古各部,如果不是遇上建州女真這幫兇人,他沒準真能統一左右兩翼蒙古來個再興北元。 而喀喇沁蒙古在蒙古各部當中又是最弱的,那么點人口分了三十六部,而且各部大權幾乎都被外來的兀良哈貴族掌握(兀良哈萬戶的情況也差不多,都被土默特控制了)。所以部落當中還有兀良哈和喀喇沁之爭,而喀喇沁部出身的勇士,在本部很難出頭,都去隔壁明朝當了夷丁突騎...... 打心眼里恐懼鐵騎的喀喇沁蒙古的武裝牧民,當然沒膽子和七大群飛奔而來的鐵騎對沖了——他們要有這膽子還用得著投靠后金?直接把虎兔敦汗暴打一頓不好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