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由檢第一次提出要出邊墻開拓燕山、遼西山區不過是兩三天前的事情。照理說,那么大的事情,怎么都該等回到北京和內閣好好商量一番后再最后敲定吧? 可朱由檢偏偏要甩開內閣自己干,甚至不等黃臺吉退兵,就已經最后敲定了出墻開拓的方案。 在這份最后敲定的方案中,大明將會在墻外的燕山、遼西山地中設立90個千戶(衛)所......這還不包括兀良哈和朵顏兩個萬戶斡爾朵所屬的蒙古千戶。 這90個千戶所將分屬遼西、燕山兩鎮管轄。其中遼西鎮下轄30個千戶所,并且還會駐扎大批遼軍(至少半數需要平賬),由祖大壽出任總兵官,何可綱副之。 燕山鎮則下轄60個千戶(衛)所,由趙率教出任總兵官,孫祖壽副之,同樣也會駐扎一萬五千募兵。 另外,原山海關鎮和薊鎮的東路協將會合并,成為新的薊鎮。總兵由原遼鎮總兵麻登云出任,由王威的兒子王世欽副之。原山海關總兵朱梅,則被調任昌鎮,去替代因為天壽山被火燒而請辭的張維賢出任總兵。 在薊、遼(遼西)二鎮之上,朱由檢又設立了一個新的薊遼督師衙門,由袁崇煥出任督師——當然了,他的這個督師可督不著毛文龍,只能督遼西和山海關的師。 而原任的薊遼督師王之臣則因為薊鎮長城被突破,被朱由檢免職,打發回家養老了——他其實是被袁崇煥給坑了,但是袁崇煥是遼東巡撫,他的防區可沒一點問題,而且還率兵入關打了勝仗,不可能背鍋吧? 薊鎮的中路協和西路協則會合并設立密云鎮,密云總兵被派給了率兵自宣府入衛的侯世祿。 而燕山、密云兩鎮之上,也設了一個燕云總督衙門,由高宏圖出任燕云總督。而高宏圖的順天巡撫,則由洪承疇接任。 此外,由于侯世祿調任密云,宣府總兵一職就空缺出來,朱由檢則讓宣府出身的黑云龍去接任,同時讓曹文詔接了黑云龍的職位,出任帳前軍總鎮。曹文詔的團參將一職,則由原本的營游吉朱紀(御馬監三營出身)接任。 而宣府巡撫,也被換成了“抗奴有功”的楊嗣昌。 這一番眼花繚亂的人事調動,如果擱在平時,不知道得廷議多久?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天子親征在外,而且還大獲全勝!所以在涉及軍務的人事調動上,當然可以大權獨攬,內閣也只能乖乖配合,擬了條旨,而且效率出奇的高。到十月初五,也就是唐指山初戰后的第三天,補了條旨(票擬)的正式詔書,就已經發到調整了職務的文武大員手中。 在一番調整之后,朱由檢的“實控地盤”,又拓展了不少。繼大同鎮之后,宣府鎮、密云鎮也被朱由檢完全控制。而最重要的順天府則部分落入了朱由檢的親信手中......至于燕山鎮,當然也將是朱由檢的“實際控制地盤”,之所以是“將是”,是因為在十月初五的時候,朱由檢的大軍依舊在唐指山和黃臺吉的大軍對峙。 雖然黃臺吉在這場入口之戰中的敗局已定,但是他畢竟沒輸多少,而且手頭還有不少從口內農田中割來的或是從打破的莊園中掠來的麥子,還可以支撐上不少時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