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臣遵旨,臣立即上奏請定子女!” 朱由檢笑道:“皇叔,你果然是我大明的賢王......過完年就去南京享福吧,把你娘親鄭太貴妃也帶上,以后就在南京其樂融融了。其實這南京城啊,比洛陽可好多了,朕都想去??!” 福王朱常洵大松了口氣,他本來以為這次就算不“薨”,也得給丟進鳳陽高墻圈禁,沒想到朱由檢這個狠人皇帝還是講一點親情的,還讓他去南京過好日子,而且連他的藩禁都取消了(其實只是放松),允許他在南直隸到處溜達,這可比悶在洛陽城中強多了。 看著朱常洵腳步輕快的離開,朱由檢也松了口氣,對身邊的太監道:“代王他們可來了?” “萬歲爺,代王和大同過來的八家郡王早就到了?!? 朱由檢笑道:“那就宣他們上殿吧!” 代王朱鼎渭已經病得快死了,不過朱由檢還是不會因此放過他和另外八個代王一系的郡王......他們都得和福王一樣,“定子女、去南京”。朱由檢留著他們幾個的老命,留著福王父子四人,就是要讓他們帶頭,實行“定子女,去南京”之法。 “定子女”當然是為了遏制宗室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以后大明宗王的嫡系還可以襲爵,旁系就去自己找飯吃吧......至少要嚴格限制各種將軍和中尉的人數,抬高封賜的門檻,達不到的都去當老百姓、 而“去南京”,則是為了減輕藩王對藩封所在地的破壞力......最好把他們統統集中到南京城,由南京六部和南京鎮守太監看著! 之所以把他們集中到南京而不是集中到北京,則是為了避免北京的人口進一步增長。 位于長江岸邊的南京是沒有糧食供應壓力的,多個十萬二十萬吃閑飯的宗室也沒啥大不了。而北京要多一二十萬吃閑飯的,那朱由檢就有的好頭疼了。一二十萬人口一年至少消費百萬石米糧,北京周圍供應不了,就得從南方千里迢迢運過來,成本高昂,沿途還要損耗不少。 考慮到未來幾十年的北方干冷氣候,朱由檢現在就得想辦法減少北京等北方大城市的人口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