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14章???張獻忠,你還造反嗎?-《搶救大明朝》


    第(2/3)頁

    還來了個六十二人破一萬的大捷......這可真是有點打擊陜西好漢們的造反積極性了。

    在榆林鎮西部,緊挨著長城邊墻的柳樹澗堡下轄的一處寨子內,在寨子的祠堂內,這時滿滿當當的坐著的都是人。不少人腳上都是泥,像是剛從田里回來的。這些人看起來基本都是農人裝扮,不過看他們的身材和長相,卻是多半比較彪悍,像是行伍出身的。這群人不用說也知道,就是榆林鎮這里的軍戶了。

    榆林就是個軍鎮,管著1700里長城,下轄37座城堡,所屬的墩臺、衛倉、關口,多的難以計數。

    根據明朝早年的軍屯制,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軍屯所得,則用來養兵。而當兵種田的軍戶,則代代相傳,是為世兵世將。這套軍制在后世雖然被人批得體無完膚,但也有它的可取之處。

    比如以地養兵可以省軍費,對于百業凋零的明初而言,積極意義是非常大的。當年如果要朱元璋發餉養兵,以元末明初的經濟,能支持起百萬大軍嗎?說不定連北伐中原的軍隊都拿不出來!

    幾十萬北伐大軍,如果不是為了爭奪土地,而是為了拿幾個軍餉,朱元璋把江南那點地皮刮干凈了也養不起啊!

    再比如以衛所占地盤可以扎根基、省后勤。朱元璋再怎么不討人喜歡,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打下的江山真的很大!

    在歷史上能超過他的,大概也只有唐朝的李世民了。比起那個讓讀書人向往的大宋朝,朱元璋開創的大明江山實在要雄壯太多了。

    而要把那么大的地盤打下來,還要占據下來,不靠軍屯能靠什么?如宋朝那樣靠募兵根本不可能......軍餉發不起不說,募兵不管種地,后勤軍需都得朝廷解決。后勤轉運就得累死人!

    而且募兵是流水的兵,不在邊疆扎根。就算能占點地盤,怎么將之漢化?募兵占地,然后再募民耕地?朱元璋有多少錢才夠花啊?

    所以朱元璋可以驅逐元朝恢復中原,還可以在有生之年把大明的地盤擴張到那么大,還可以遷移數百萬漢人人口去邊陲之地扎根,靠的就是這種半封建化的軍屯衛所。

    而后來明朝的不斷縮邊,其實和朱元璋沒什么關系,而是朱允炆和朱棣的鍋。沒有他們倆那么鬧騰,光是九大攘夷塞王就能養好十幾萬鐵騎......什么北元、東虜,在朱元璋孫子一輩就都不存在了。

    而九邊軍戶的苦,實際上是九大攘夷塞王被圈養和明朝不斷縮邊的必然結果——沒有塞王庇護,九邊軍戶當然就沒有話語權了。而沒有話語權的九邊軍戶當然也不可能在舉國之力的支持下拓邊,不斷收縮邊防也就成了明朝的國策。而縮邊的結果,又讓軍戶們失去了通過戰爭獲得土地的機會。蛋糕不能做大,當然就只能在分配上做文章了......軍衛上層侵吞軍屯,壓迫中下層軍戶,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外,明朝的縮邊政策并沒有真正減輕邊防的壓力。因為明朝越退縮,敵人就越囂張,需要設防的地方也就越多。所以九邊很快就變成了十三鎮,最多的時候甚至出現了十六鎮。

    那么多的軍鎮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屯田,就得依靠民運糧、民運糧折銀去養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海晏县| 莱阳市| 永善县| 成都市| 凤庆县| 特克斯县| 保德县| 元朗区| 理塘县| 商水县| 巴彦淖尔市| 靖江市| 博客| 宿州市| 如皋市| 新民市| 山阳县| 湘阴县| 青铜峡市| 浦北县| 茂名市| 海晏县| 乌兰察布市| 福泉市| 平定县| 沅江市| 德惠市| 荆州市| 姚安县| 扬州市| 随州市| 仪陇县| 石河子市| 辽阳县| 虎林市| 饶河县| 中阳县| 元朗区| 康马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