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這次的北征,似乎也有點多余,也不是時候啊! 這一役,在旁人看來,的確有點窮兵黷武了......陜西都這樣了,怎么還能這樣窮兵黷武? 而且......土默特川有什么好東西啊?陜北干旱,土默特川也一樣沒多少雨水。即便打下來,也沒多少油水,實在得不償失啊! 不過朱由檢卻是知道,這一戰必須要打! 只有徹底將土默特川和蒙古插漢部掌控在手,朱由檢才能完成第一期的陜兵東調......而且有了插漢部這個游牧部落后,朱由檢才能用比較低的成本對青海的土默特部和西域的葉兒羌汗國發動戰爭! 只有把這兩家都擺平了,甘肅、臨洮、固原三鎮才能進一步“減員節支”,在榆林、寧夏、甘肅、臨洮、固原等五鎮全部“減員節支”之后,大明朝才能給陜人免糧免稅。 而減員節支和免糧免稅,僅僅是朱由檢搶救大明朝的兩項重要方針。 而僅靠這兩個方針,大明朝是很難度過崇禎10年到崇禎17年的大旱災的......要度過這種級別的大旱災,朱由檢就得千方百計的增加糧食產量,還得開辟低成本的南糧北運之路! 這又少不了一番爭斗了...... 如果西北不穩,燕山邊又被奴賊攻打,朱由檢是無論如何都騰不出手去料理東南和漕運、海運的麻煩事兒。 而今次朱由檢出征土默特川,還不僅是為了穩定西北,同時也是為了鞏固大明在燕山的優勢......之所以把土默特川和燕山擺在一起說,則是因為這個兩塊地盤相距并不遙遠。由張家口到歸化城,只有區區500里。而從千里松林到歸化城,也就是1000里地。 對于擁有大量騎兵的大明、后金而言,土默特川和燕山根本就可以看成一個戰場。 而現在大明和后金爭斗的形勢和上輩子不同,遼西走廊和遼東半島都不是重點了——其實遼西走廊一“海防線”擋不住走陸路的后金軍! 至于毛文龍的牽制作用,其實也沒多大,除非后金實大舉入侵朝鮮,毛文龍的牽制作用才會變得很大。這就是所謂毛文龍存,則朝鮮在! 否則的話,靠毛文龍的那點實力,真到了后金腹地的遼陽、沈陽,遇上了奴賊的八旗勁旅,一準損失慘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