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鰲拜指揮的紅甲兵、白甲兵還氣勢洶洶的想上去殺人督戰,結果才砍了十幾人,余下的蒙古人就在一片“大公主饒命”喊聲中,投到兀良哈大公主那邊去了......看見至少上千人就這樣臨陣投了敵,豪格氣的臉都青了,不過他并沒有一時腦熱,就讓手底下的一萬六千多人發起猛攻,而是耐心的等待楯車打造完成。 經過隨軍工匠一晚上的忙碌,崇禎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清晨,“金蒙古”軍的攻勢,再一次打響了! 在自己的帳幕當中和衣睡了一宿的兀良哈大公主也被軍號聲驚醒了,她立即在兩個侍女的伺候下,披上了長身鐵甲,戴上頭盔,然后出了帳幕,扯開嗓子就大聲下令:“所有人各安其位,本宮居中督戰,奴賊的楯車突不進來的!只要堅持幾日,萬歲爺的帳前鐵騎就會來援!咱們守著那么多的箭鏃、火藥,射也射光了奴賊,燒也燒化了楯車!通知各千戶、百戶,后退一步者,皆斬!” 下完了命令,兀良哈大公主就翻身上了一匹高頭大馬,又招呼幾名旗手舉起自己的帥旗,然后開始在駝城當中巡視,以振軍心。 她的幾名親兵還扯著嗓門大喊:“后退者斬,立功者賞......斬獲一級者,賞銀20兩;斬獲兩級者,賜田30畝;斬獲三級者,官升一級!” 現在朱由檢的心腹軍已經開始實行一套全新的功賞體系了,這套體系綜合了賞銀、賜田、升官三種功賞方式,雖然比不上奴賊的“前程世職”,但還是可以起到激勵士卒的作用——不必否認,明朝的功賞,是無論如何都比不上后金的。因為后金社會是“利出一孔”的,但明朝不是! 就在兀良哈大公主努力激勵戰士斗志的時候,七八千已經入了八旗蒙古體系的蒙古旗丁和包衣,已經推著幾百臺剛剛打造好的楯車,在如雷響動的戰鼓聲中,嗷嗷叫著撲上來了。 迎接他們的是雨點一般落下的箭鏃! 駝城自帶的防御功能和蒙古人的善射算是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如何兀良哈公主不是擺了個駝城,而是以長槍陣為“城”的話,那么10000人中至少4000要持槍列陣,還有至少1000人要持盾掩護,可以使用弓箭迎敵的最多只有5000人。 而現在駝城之內,人人都可以持弓射箭! 當然了,普通的明軍步兵也不是人人都善射。但是兀良哈大公主手底下的蒙古人卻都挺能射箭的......他們射箭的本事都和騎馬一樣,全是“童子功”!不過由于蒙古草原上的生產力實在不值一提,再加上明朝的封鎖,使得蒙古各部的戰士們都很難擁有一張好弓,一捆好箭,更不用說一領好甲了。 但是現在跟著兀良哈大公主混的蒙古人,不僅有了好弓好箭好甲,還有了駝城陣和三眼銃。雖然軍餉相對帳前軍、燕山軍、大寧軍這些明軍新銳還是很低的,但是賞賜卻挺到位的,還是足夠激勵起不弱的戰意。 不過他們的對手,同為蒙古人的八旗蒙古兩黃旗的戰士,今兒也跟打了雞血似的,嗷嗷叫著往上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