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危機重重??!-《搶救大明朝》
第(2/3)頁
所以從明朝遷都北京開始,為了保證人口密集的北京城的糧食供應的絕對安全,大明朝廷就采取了“棄淮保運”的政策,確保黃河入淮,而不讓黃河和運河交叉,然后從淮北某地入海。
這樣一來,黃河泥沙年年入淮,日積月累之下,淮河河道抬升,入??谟偃髞頌榱司徑饣春铀?,不得不在淮安府境內(nèi)修高家堰大壩,形成了洪澤湖。而這個洪澤湖因為不斷吞入淮河泥沙,已經(jīng)變成了“懸湖”。一旦漫堤潰壩,淮、揚二府就會淪為澤國!
即便高家堰大壩不潰,也只能保住淮安府的淮南部分和揚州府,鳳陽、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部分還是每隔兩三年就一淹!
代價之高,令人咂舌!
如果沒有北方的長期旱災......兩淮人民就自認倒霉吧!
可是大明北方一旦出現(xiàn)七年大旱,淮南、淮北的農(nóng)田可就非常寶貴了。因為黃河、淮河都在這一帶匯合,所以這一帶即便降雨偏少,也是不缺水的,主要的問題還是黃淮泛濫。
如果能將黃淮分流,新開一條黃河入海河道。那么淮河南北的幾千萬畝田地就能穩(wěn)產(chǎn)增產(chǎn)了......哪怕一年增個一千萬石,在大災之年,也能活人幾百萬!
現(xiàn)在朱由檢已經(jīng)不怕黃臺吉、李自成和張獻忠了——黃臺吉已經(jīng)在他手底下敗了兩回,李自成已經(jīng)是朱由檢的堂姐夫了,而張獻忠現(xiàn)在還在西安替大明朝帶孩子......這仨都不是問題了。但是長達七年的“崇禎大旱”還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從崇禎十年旱到崇禎十七年,而且災情遍及北直隸、山東、河南、陜西、陜西等地。在干旱最嚴重的河南和陜西部分地區(qū),許多土地都旱成沙漠了......縱覽史書,恐怕都很難能與之相比的天災了。
現(xiàn)在的朱由檢雖然比上輩子強了許多,有兵有將有地盤......但是他依舊不知道該怎么度過這場大旱。
中原地區(qū)所缺的可不是幾百萬石,而是上萬萬石啊!
所以兩淮的糧食必須增產(chǎn),陜西、北京的人口也必須盡可能的減少......一進一出之間,就是每年一兩千萬石的糧食??!
朱由檢恨不得把北京城里那幫不能打的都發(fā)送去湖廣開荒種地......飯都要沒得吃了,還搞什么工商業(yè)?
除了吃飯問題,北京還有一場大難——就是崇禎十四年、十五年的鼠疫!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南京市|
平利县|
中卫市|
文化|
商都县|
锡林浩特市|
石泉县|
陆丰市|
陆丰市|
克什克腾旗|
县级市|
临沭县|
沈阳市|
都江堰市|
黄冈市|
车险|
泸定县|
内丘县|
西华县|
汉阴县|
逊克县|
贡山|
浮梁县|
镇安县|
日照市|
黎城县|
枣强县|
蓬安县|
东莞市|
和平县|
南木林县|
奇台县|
五家渠市|
三江|
泊头市|
庆安县|
鄂尔多斯市|
无锡市|
女性|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