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4章 ??高迎祥過年-《搶救大明朝》
第(1/3)頁
白于山中,王自用、高迎祥領導的義軍,也在他們所盤踞的山寨當中,等待崇禎四年到來。
對于這些反抗大明王朝封建統治的英雄好漢們來說,新的一年無疑意味著新的希望。
因為即將過去的崇禎三年,對于陜西、河南兩省的貧下中農們而言,可真是太難熬了。雖然朝廷免了陜西的遼餉加派,又將河南的遼餉加派減半。但是相對于陜西、河南兩省的旱災而言,這種幅度的減征,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而且這種減征和占到兩省農人大多數的,租地耕種的佃農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官紳地主本來就不交田賦和加派,朝廷免不免征的,和他們又有何干?而佃戶租地交糧,天經地義,交不出就先欠著......老爺們都是通情達理的,佃戶都快餓死了,他們也沒辦法,也不會硬把“楊白勞們”往死路上逼。
這可是四鎮包一省的陜西省的“楊白勞”,可兇著呢!所以地主們頂多就是照著高利貸的標準給欠租計息!
至于能不能連租帶息的收回,那就真的不大好說了......
不過即便陜西的地主們不敢硬逼佃戶交租子,可田里面還是長不出夠他們糊口的糧食?。?
這老天不下雨,田里面怎么長莊稼?就算有點收成(也不是滴雨未下),也不夠佃戶們活命?。?
在這種情況下,活不下去的陜西貧苦農民們也就只能巴望著那位富有四海的萬歲爺可以開開天恩,來個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了。
可大明朝廷那邊......卻來個讓陜西災民欲哭無淚,也讓王自用和高迎祥這些農民起義領袖們笑的合不攏嘴的對應方案。
“哈哈哈,這大明朝的氣數看來真是到頭了......大災之年,本應該一邊開倉放糧以活人;一邊嚴控流民,不讓活不下去的百姓聚集成群。而如今的朝廷倒好,反著來了,不僅不開倉放糧,而且照常征收秋糧,同時又叫活不下去的苦漢子自己去西安府就糧!呵呵,這是要把全陜西的饑民都集中到西安去?。 ?
在一座新挖出來的大窯洞里面,剛剛回山的高迎祥,手里拿著一張不知道從什么地方揭下來的官府告示,在那里眉飛色舞的說著。
這張告示的內容就是讓陜西各地沒飯吃的饑民在年節之后去西安就食的——在收成不好的年月當中,年節之后往往會出現饑荒。這個時候去年的秋糧已經吃完,夏糧還沒長成,農作物青黃不接,容易出現饑荒。而且此時市面上的糧食也會比較短缺,糧價高昂,貧苦百姓根本買不起活命的高價糧。
如果陜西交通方便,有可以通航江南湖廣的大江大河,大明朝廷倒是可以調運外省的糧食救荒。可陜西并沒有這樣的條件,外省的糧食根本不可能大舉入陜。
而陜西本土官倉當中的糧食,又要優先供應延綏(榆林)、寧夏、固原、臨洮、甘肅等五鎮......雖然朱由檢早在崇禎二年就開始布置遷五鎮軍戶入燕山、大寧的行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奎屯市|
哈尔滨市|
阜新|
东兴市|
抚州市|
兴安盟|
平江县|
北宁市|
孟连|
咸宁市|
永丰县|
城固县|
砀山县|
论坛|
东乡族自治县|
宁国市|
扶风县|
金坛市|
曲松县|
德化县|
鄯善县|
苏州市|
逊克县|
永福县|
安国市|
灌阳县|
西宁市|
双辽市|
洪湖市|
都江堰市|
海兴县|
金溪县|
南漳县|
湟中县|
西和县|
历史|
二手房|
三亚市|
贵州省|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