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關外這幾年的氣候也不怎么好,旱災倒不是很嚴重,但是天氣太冷啊!夏糧已經沒法種了,只能春種秋收。 如果大金國的勞動力多一些,多開墾點土地,種個幾百萬畝的,憑著肥得流油的黑土地,怎么也不會沒飯吃。 可是大金國偏偏是有人打仗沒人種田國——這大概就是利出一孔的負面效應了。 大金國的國策甚至不是“耕戰”,耕和戰是兩孔啊! 大金國只有戰,沒有耕......在大金,只有軍功前程,沒有什么民爵,甚至沒有真正的民。只有八旗正丁、包衣奴才,以及比奴才還不如的漢人和蒙古人。 八旗正丁和包衣奴才的心思當然不在生產上面,有那點精力不如把武藝再練一下,有投入生產的本錢不如用來置辦殺人的裝備。 而比奴才還不如的那些人,早就被壓榨的奄奄一息,只是掙扎著活命,當然也沒余力投入生產了——種地也是要投本錢,要擔風險的。什么都沒有,能種得好地? 所以現在的大金國就只能守著無比遼闊而且肥沃的土地挨餓......如果想填飽肚子,沒有別的辦法,就只能去搶! 而要搶......最好當然是去長城之內搶了! 可問題是燕山難過,長城也難破,而且長城之內的縣城都修得更寧遠、錦州差不多! 打進去難,進去后也不大容易搶到東西啊!上回入口之戰時不就沒有搶著什么? 既然關內搶不著,那么大金勇士自然要轉方向。不過可以供大金國搶掠的地方實在也不多。 大金國地處東北一隅,除了搶大明,也就只有去搶朝鮮了......哦,還有一個隔海相望的日本國。不過大金沒有海軍,去不了日本啊! 而要搶朝鮮,那么毛文龍的平遼軍東江協就是一道坎了。 如果打不下東江,后金即便拿下朝鮮,也很難滿載而歸。 所以大家伙突然恨上毛文龍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過黃臺吉還不能松這個口,因為他可以不打燕山,但不能不爭蒙古......不打燕山,大金國還是可以謀一個缺了燕云十六州的大遼國的地位。如果能拿下朝鮮,也能補上十六州的缺。 但如果失了蒙古......那后金的沈陽老巢都不得安穩!哪兒還有遼國的前途? 所以朱由檢宣稱要當蒙古大汗,黃臺吉就不能不跟!他要不跟,朱由檢就當上大汗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