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自嚴的問題一出來,張溥就覺得所有人都在看自己! 張青天心說:他們是什么意思?難道因為本官少時家貧,所以就該知道怎么要飯嗎?真是太荒唐了,本官雖然家貧,但絕對沒要過飯......沒有高中的時候,都是蘇州的富商士紳主動送錢送物的! 張溥家貧在官場上不是秘密,但他也是少年才子,在蘇州府一帶也是大名鼎鼎,公認的“蘇州必中客”。當然會有許多富商士紳搶著來資助,張溥甚至可以挑挑揀揀,那些名聲不好的奸商送來的錢他還嫌臟呢。 所以張溥少時雖然“家貧”,但也是衣食無憂,可以安心讀書的。 他的“窮日子”,對于真正的窮人來說,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連陜北這邊的大地主都比不了...... “撫臺,您怎么問這事兒?”張溥的大同鄉,蘇州長洲的楊廷樞接過了問題,反問了一句。 楊廷樞現在是慶陽府環縣的縣令,環縣這幾年一樣在遭受旱災,也一樣有人在傳唱“投崇禎”。而他當然也不會要飯......他爺爺楊成當過南京兵部尚書,祖上更是世代官宦,往上找一直可以找到四世三公的華陰楊氏。他這樣的家世怎么會知道要飯的事兒? 畢自嚴苦笑道:“這次召你們來西安的,其實是萬歲爺......萬歲爺知道陜西的苦,所以就使人做歌,鼓動陜西饑民到西安集中,接下去就要帶著他們外出逐食!諸位知道這個逐食是什么意思嗎?” 說著話他看了楊廷樞一眼,“當年隋文帝就有個逐食天子的雅號啊!隋文帝的事跡,維斗你應該很熟悉吧?” 楊廷樞家長輩當中原來還是有人要過飯的! “撫臺,天子真要帶著陜西饑民去逐食?”楊廷樞眉頭皺了起來,“可是河南、山西也乏食啊!” “對啊!河南今年也在鬧旱災,山西好一點,但是山西本就不產多少糧食。” “要逐食的話,恐怕得去山東和北直隸了......” “去那里是不是太遠了?” 畢自嚴聽著一幫操著江南、江西、湖廣、四川口音的縣令說去河南、山西、山東、北直隸討飯的事兒,心里只覺得好笑——還都是進士,這個都沒想到,這一屆進士腦子不好使啊! 小皇帝要是想去河南、山西、山東、北直隸討飯,會用你們當縣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