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豪格的跑路,其實早就在黃臺吉的計劃當中。這位大金國鑲黃旗的旗主貝勒可不是被大舉北上的兀良哈、朱慈烜的母子兵給嚇跑的。 實際上,他根本不知道那對傻大膽母子提兵10000就殺奔大沙窩以北來了。 在他阿瑪黃臺吉的計劃當中,這次大金國出兵的真正目標是朝鮮! 不是搶一把,而是全部拿下,以后就長期占有了! 雖然黃臺吉還想和朱由檢爭一下蒙古大汗的位子,但是“吃飯飯”總是最重要的。 連朱慈烺這個三歲小兒都知道的道理,黃臺吉那么老大一個汗,還會不知道吃飯最要緊? 而要吃飯,特別是讓大金國腹心部的八旗大爺和包衣奴才吃飽飯,黃臺吉就得多搞點牧奴、農奴來賣苦力。 大金國利出一孔,出人頭地全靠砍人,種地放牧的事兒,主要就得依靠農奴牧奴了。 而大金國以區(qū)區(qū)一二百萬人口(包括盟旗制下的蒙古人)養(yǎng)活那么多的八旗正丁和包衣奴才,剝削當然是很重的,而且又沒什么獎勵耕種和放牧的制度。所以農奴、牧奴都沒什么干勁,而且也沒什么本錢可以投資,勞動生產率當然提不上去。 在這種情況下,農奴、牧奴的生存和生產條件都極為惡劣,當然也就沒辦法滿足八旗大爺們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了......而八旗大爺們又只顧掠奪食物,根本不管農奴、牧奴們的死活,根本就是在殺雞取卵。 所以大金國一遇饑荒,就會出現(xiàn)農奴、牧奴大量餓死的情況,而他們又是糧食和其他食品的生產者! 生產者總是大量餓死的后果,當然就是生產力無法提高甚至不斷下降......而彌補的辦法,當然就是去搶更多的生產者! 歷史上后金(大清)五次入口,兩次入朝,除了搶掠財物,就是為了搶人——牧奴、農奴在大金幾乎是“消耗品”,搶來以后用不了多久就沒了,只好再去搶! 現(xiàn)在大明的人搶不著,那朝鮮當然就是唯一可以搶人的地方了。 所以黃臺吉這一回的布署,就是圍繞著入朝鮮展開的! 什么寧遠、金復,什么燕山、大寧,都不是黃臺吉的目標。甚至當蒙古大汗也不是他的當務之急……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而八旗兵在秋收之前對寧遠和金復二州的撲擊,來勢雖兇,但都是虛招,兩路出兵加起來都沒有5000人,所以一擊之后,就只剩下虛張聲勢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