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成都,鳳凰山行在。 十王匯聚,將尉如云! 就在朱由檢抵達成都鳳凰山的第二天,已經欣然同意移鎮(zhèn)西安,接過“大明第一藩”這個重擔的蜀王(很快就是秦王了)朱至澍,現在帶著成都城內的九個郡王,還有幾百個將軍、中尉,一塊兒又來了行在。 昨天的見面是非正式的,而今兒則是正式的參拜覲見——根據朱由檢的旨意,今兒過來的都是朱家人,外姓的官員士紳,明天再來相見。 幾百個將軍、中尉倒是挺樂呵的,他們雖然不是藩王,但也得守藩禁,給圈在成都城內,極少有機會可以出城一游。而今兒可以來鳳凰山轉轉,也算是一場“秋游”了。 而且他們也不擔心被朱由檢發(fā)去西安——幾百家呢!一家十口人就好幾千數,再加上伺候的仆人不得上萬?光是分房子就得頭疼死人了。 而十個王爺,包括蜀王和九個郡王在內,一個個都惶恐的很。蜀王實在不想去西安,九個郡王也一樣不想離開成都這個安逸之鄉(xiāng)。 給朱由檢叩頭請安的時候,個個都帶著哭腔。 “平身,平身......”朱由檢笑吟吟的揮揮手,讓十個快哭出來的王爺起身,“你們這幾個當郡王的別和死了爺娘似的,朕可沒打算讓你們都去陜西,都去了也住不下啊! 西安府城內還有別的郡王,沒地兒安排你們,所有郡王都留成都,就蜀王一家去西安坐鎮(zhèn)吧!” 郡王雖然也是王爺,但是和親王相比,那真是一個天一個地了。光是比俸祿,親王就比郡王多四倍!一個是一萬石,一個是兩千石。而且郡王都是附屬于親王的,所以郡王府擁有的產業(yè)也沒辦法和親王府相比。比如封在洪武年間的蜀王府光是在洪武、永樂年間占有的田莊就有三百多個(當年四川沒多少人,圈地很容易),號稱一個田莊供應王府一日飲食,一年都輪不完! 而郡王府就差遠了,能有一兩個莊子就不錯了。 后來寄進制興起(就是詭寄),民間的田糧大戶也愿意把土地寄在親王府名下(親王罩得住啊!),所以成都周圍的王田主要屬于蜀王府。把蜀王挪走,朱由檢就發(fā)了! 九個郡王一聽說不用跟著去陜西吃苦,全都樂壞了,紛紛朝朱由檢揖拜謝恩。 朱由檢擺擺手:“不必拜,不必拜......朕留你們在四川是有大用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