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由檢笑道:“叔祖放心,朕早就有收取湖廣各州府足額田稅的辦法了!” 朱翊銘感興趣的問:“陛下,您打算怎么做?” 朱由檢笑道:“當然是放權了!本朝稅收艱難的原因無非就是兩個,一是朝廷自永樂年間北遷后就遠離天下財富的中心。中原的生產從宋朝南遷之后就徹底衰落了,到了本朝更是遠遠比不上東南、湖廣和四川。而北方燕云之地的生產,甚至比中原都有所不及,更不用說長江沿岸的富庶之地了。 朝廷居燕云的目的是就近掌控九邊用武之地,可結果怎么樣?遼鎮照樣淪陷,九邊照樣衰弱,甚至連宣府、薊州的兵力都廢弛到了極點。以宣、薊之近,朝廷都難以掌握,又如何能遙控東南、湖廣、四川如以臂使指? 第二個讓朝廷稅收艱難的原因,則是地方權力分散,下層的親民之官權小,難以承擔責任。 祖爺信子孫不信官員,以藩王總四方,同時又內除宰相之權,外分守臣之權。一省之權被他分了三分,互相牽制,各不統屬。三司之下,情況亦然。后來雖設巡撫以總地方,但是巡撫離州縣太遠,難以有效管束,而且本朝地方體制首推三司并立,對于巡撫之臣依舊頗多掣肘,使之難以發揮。 此外,一省巡撫畢竟是封疆大吏,選拔任免必須通盤考慮,不能只看完稅如何?所以巡撫權重并不能解決稅收艱難。 而朕在北直隸的改革,則是放權給知府。讓知府總一府之事,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大權在握,責任在肩!猶如漢之郡守,唐之節度?!? 朱由檢手下的北直隸八府知府,還有大同巡撫、宣府巡撫、燕山總兵(現在燕山不設巡撫)、燕寧總督兼大寧總兵、薊遼總督、平遼總兵等十四個地方官職,實際上都猶如漢之郡守,唐之節度,不僅軍政大權一把抓,而且還有很大的人事權。 當然了,朱由檢也不會把自己的兵權毫無保留的授予下面官員。這十四個長官的軍政一把抓能抓到什么程度,也是要看情況而定的。 比如北直隸八府知府的兵權就是本府團練,大同、宣府兩鎮的巡撫只掌握自己的巡標。 而燕山總兵、燕寧總督、薊遼總督、平遼總兵的權力最大,是真正的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大權在握——這四總督或總兵都是前敵將帥,沒有重權是不行的,所以談不上改革。 真正的官制改革,其實就是北直隸八府、宣大二鎮,還有一個重慶府。其中重慶府的牛金星雖然沒有總一方軍政的大權,但是朱由檢已經命令李錦全力配合牛金星,也等于給了他調兵之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