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好好,爾等勛臣果然都是公忠體國的忠良,大明有你們這樣的勛臣,朕心甚慰。” 南京,外城,西苑離宮。 在一座修建了不知道多少年,但依舊屹立不倒,最近還被粉刷一新的宮殿內。自以為英明的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終于被老奸巨猾的大奸臣駱思恭和駱養性給蒙蔽了。 看見駱氏父子還有幾個南下勛貴以及一批南京勛貴聯名提交的“報價”,當下就是龍顏大悅。 看來朱由檢對2000萬石折布折絹的報價,還是非常滿意的! “四川差不多上繳1000萬,湖廣交了2000萬石米,若是南直隸能交上同樣價值的布匹絲綢......光是這些差不多就是5000萬了!”大概是一輩子沒見過那么多錢的朱由檢,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笑著對站在自己左右的幾個蟒袍烏紗的文官說,“本朝自太祖開國直接,從沒有這么富過!有了那么多的錢糧布絹,朕何愁奴賊不滅、遼東不平?朕還擔心什么中原和西北的大災?” 比南京勛貴們早一步抵達西苑見駕的這幾個文官,分別是南京兵部尚書朱燮元,南京戶部尚書閻鳴泰,南京吏部尚書房壯麗,南京禮部尚書王永光,南京工部尚書周應秋,南京刑部尚書李長庚。 明朝的南京六部基本上就是個官員養老院,在南京六部當官有時候會被人稱為“吏隱”,也就是居官由如退隱,基本上是透明的。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南京戶部尚書就有點實權,負責向直隸各府和浙江、江西、湖廣三省征收賦稅。此外,南京戶部還有獨立的倉庫、糧庫和銀庫。但征稅行為、征稅數額均要事前報北京戶部審批,每年的收支賬目一份上交御前,一份交戶部備案。 也就是說,南京戶部實際上是北京戶部的一個派出機構。但是也有一定的獨立權限,比如南京戶部庫存北京戶部無權直接調撥,只能依靠皇帝“圣裁”。 還有就是負責管理“黃冊”,也就大明朝廷為核實戶口、征調賦役而制成的戶口版籍。不過明朝的“黃冊”在洪武年后就是個形式,名義上十年一造,實際上就是抄抄寫寫,也沒誰當真。 除了南京戶部之外,南京兵部尚書只要掛上“參贊機務”的銜,就會同鎮守太監、南京守備勛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務。一般這三個人中,還會以南京兵部尚書為主。 所以現在南京城真正的一把手就是南京兵部尚書朱燮元,就是那個被川貴士紳軍人想念了很久都沒去成的護川功臣朱燮元! 而南京六部中的老二,則是那個阿諛魏忠賢太過的閻鳴泰。在朱由檢上臺后,他就被投閑置散,扔到南京當尚書,除了南京兵部尚書之外,其余五個南京尚書都干了個遍。 “閻尚書,”朱由檢瞅著閻鳴泰,“朕看南京戶部的賬,簡直是亂麻一團!各府各州各縣的稅率都不一樣,而且還沒什么道理......還有許多軍屯的賬更是糊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