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也等著聽袁崇煥和劉策商議下來的結果,所有人的心都吊了起來......可千萬別是強渡小凌河決戰?。? ...... 提心吊膽的人當然不止袁崇煥的這些手下,小凌河北岸錦州城中的豪格和阿敏二位貝勒爺的心和膽也都是提起來的。 他們倆的膽子當然不小,但是無奈手里沒多少實力??! 阿敏早先奉命率領鑲藍旗的人馬在錦州、廣寧、營州一帶屯田駐守,任務就是站著遼西山區的一個角,堵著明軍東進之路。 不過他屯田的重心并不在錦州,而是在醫巫閭山周圍,擺在錦州和營州前后屯衛的人馬只有幾千,這還是包括了旗丁和包衣的總數。后來多爾袞兄弟征朝鮮回來,黃臺吉又給阿敏補了一批朝鮮包衣,順便把一部分鑲藍旗的包衣轉成漢軍。算是讓阿敏手頭有了萬把旗丁,但是兵力還是很薄弱的。 而豪格則是帶著一萬多旗丁和包衣來錦州的,人數看著不少,但是這些人都是由各個牛錄抽調來的,所以大部分都是蒙古人、朝鮮人、漢人,真滿洲沒幾個。 兩個貝勒手頭就這么兩萬三萬人(其中旗丁約一萬五千),而他們的對手至少十萬大軍! 如果袁崇煥發力來攻,豪格、阿敏所部根本不能抵擋。 可不能抵擋也不行啊,黃臺吉正在下大棋,就要擺出一副主力在錦州的姿態......所以根本不會允許豪格、阿敏撤退。 他們倆要敢私自退兵,到了沈陽不掉腦袋也得剝奪牛錄和旗主地位! 所以聽說大批明軍從寧遠開拔東進的消息后,這兩位貝勒爺也只好硬著頭皮率兵出了錦州,開始在小凌河北岸展開防御、 死守錦州是不行的......黃臺吉帶著10萬大軍來了,怎么可能死守城堡? 豪格、阿敏雖然怕得要死,可是卻不敢露怯,一定得張牙舞爪才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