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蓮川草原,黃臺吉的汗帳之內,一場令人側目的軍議正在進行! 這場軍議的不一般之處有兩個。 一是后金大汗黃臺吉抱著兩歲的幼子福寧出現在眾將面前! 二是黃臺吉宣布自己來到金蓮川軍中的消息是機密......現在名義上的主帥依舊是福寧! 這是什么意思? 老子要扶兒子上馬? 豪格呢?還要不要了? 豪格都20多歲了,這些年辛辛苦苦的替老子奔走,沒有功勞也苦勞,這就不要了? 在場的滿洲人,除了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其他人都忍不住替豪格不值。 而在場的蒙古人,卻個個都喜上眉梢。 他們蒙古人比滿洲人更看重血統!福寧的生母是黃金家族嫡系的公主,是當今蒙古人中血統第二高貴的女人(第一是兀良哈),科爾沁家的哲哲和布木布泰都比不了,何況豪格的生母烏拉那拉氏? 所以現在后金體系中的蒙古人,包括科爾沁的蒙古人,都希望福寧能夠取代豪格(科爾沁的哲哲、布木布泰都沒兒子),成為黃臺吉的繼承人! 而黃臺吉把福寧捧起來的原因,多少也有拉攏蒙古各旗的意思——后金的64旗中,滿、漢、朝共24旗,蒙古一族獨占了40旗!而且后金國的土地,大部分也在這40旗蒙古人的掌握當中! 現在后金和大明之間的戰線也變得越來越長,使得人數眾多,而且能夠提供大量游牧戰士的蒙古人在后金國中的地位更為重要了...... 抱著福寧的黃臺吉也在打量著大帳當中的眾人,不怎么能打的蒙古人占了一多半! 黃臺吉在心里面輕輕一嘆:現在仗越打越大,能打的又不多......看來還是得多用計謀啊!幸好本汗熟讀《三國演義》,頗會用計! 想到這里,黃臺吉就嘿嘿嘿的笑了起來,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開口道:“朕在來金蓮川草原的途中,得到大阿哥的奏報......現在南朝的精兵都去了錦州,而山西、陜西又鬧起了流寇,南朝皇帝親自去指揮剿匪了。所以壩上草原這里一定是南朝的軟肋,朕率領精兵潛行至此,就是要打南朝一個措手不及!” 說著話,他放沉了語氣,“所以朕抵達金蓮川前線的消息,一定要保密!可不能讓南人知道,否則咱們即便圍了開平,他們也不敢來金蓮川草原和朕決戰......即使壯著膽子來了,也會小心翼翼,不露破綻,就跟遇上諸葛亮的司馬懿一樣,那就難對付了。” 原來大汗不是要拋棄豪格,而是要扮豬吃老虎......真不愧是熟讀《三國演義》的大汗啊! 一群滿洲八旗的額真、章京終于替豪格松了口氣,全都帶頭大聲喊道:“大汗英明,我等愿聽號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