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禎六年,五月十五日,朱由檢和兀良哈大貴妃指揮的25000大軍,終于慢悠悠的開到了佟養性駐守的平燕城下。 平燕城不過是一座小小的棱堡,外觀和開平城幾乎一樣,但是大小卻縮了一多半,一看就知道是后者的山寨縮小版。 雖然是山寨貨,而且還是縮小后的版本,但并不等于這座城堡就好打了。 因為負責這座山寨棱堡施工的多爾袞是個仔細人,把開平城堡的精華都抄了個遍。擁有斜面的沙袋外墻、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的棱型銃臺、彎彎曲曲而且又寬又深的壕溝......當然了,還有1000名裝備了山寨紅夷小炮、虎蹲炮、朝鮮鳥槍和弓箭的八旗漢軍。 另外,這座棱堡所在的地形,也是多爾袞精心選擇的。它不是一面靠水,而是三面環著金蓮川,在金蓮川封凍之前,只有西面一個方向可以進出。 這么一座小小的棱堡如果放到此時的歐洲30年戰爭或80年戰爭的戰場上去,也足以讓前來進攻的敵人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 不過很不幸,這座平燕城遇到了這個時代最懂棱堡的人——朱由檢! 朱由檢知道,對付棱堡,光靠蠻干是沒有用的!特別是一座用沙袋壘起外墻的棱堡,是根本不可能用實心彈的反復轟擊打破的。 至于靠人命去填,倒是可以攻破棱堡,但是傷亡會大到令人難以忍受。 而在朱由檢的記憶中,攻破一座棱堡的關鍵,就是學好數理化! 學好數理化,打遍棱堡無敵手! “都畫好圖形了嗎?” 在平燕城西面,一座巨大的駝城中央的一座金頂大帳外面,朱由檢正坐在小馬扎上給一群侍衛團的“學生”上課。 “畫好了!” “都畫好了......” “已經畫好了!” 總共一百多個學生,都是侍衛團上舍營的“高材生”,也都是一人一個小馬扎,端端正正的坐著,雙腿并攏,上面擺著塊木板,板上用夾子夾了張宣紙,拿著鉛槧(古代人用的鉛筆)、尺子、圓規、小算盤,好一陣寫寫畫畫量量算算,現在大多已經完成了。 朱由檢點點頭:“魏藻德,收卷子吧!” 被點到名要去收卷子的魏藻德其實也是一百多個“高材生”之一,也剛剛完成今天的考試。今天的考試內容是繪制平燕城地形圖和攻城平行壕草圖......很容易的題目??! 因為平燕城是個結構非常簡單的棱堡,看一眼就能記住它的外形,難點只是測距。只要測對了距離,就能很容易的估算出棱堡的尺寸,估算好尺寸,要找出棱堡銃臺的射擊死角就太容易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