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血色烽煙,在大明東北方的大地山川之間狂亂的卷動著。就在后金的“詐和”企圖,意外的被一個年僅7歲的教唆殺人犯皇儲給攪黃了的同時。大金天聰大汗黃臺吉心目中的最一次燕山之戰,也已經拉開了序幕。 在黃臺吉的心目當中,這將是大金國和大明朝議和之前的最后一戰......不僅是因為賽諸葛的“六出魔咒”,還因為從黃臺吉一出燕山開始,大金國就陷入了“虧本打仗”的泥坑。 一出燕山就打虧了,本以為入了長城就能發大財——長城以南的北直隸不是大明首善之都的所在嗎?應該富得流油才對啊,隨便打破一個縣城,就能出了大軍入口的本了吧? 可誰知道長城以南的州縣就沒有好打的!全都是他n的固若金湯,遵化、玉田、薊州、平谷、順義、昌平......打了一路,一座城都沒有攻破!最后還遇上了個勇冠三軍的大明小皇帝,在唐指山前一場激戰,差點把代善給打死! 而后來的二出燕山、三出燕山就更虧了——雖然大金國從蒙古人、朝鮮人那里撈了不少好處,但是對上朱由檢的大明,那真是虧得都哭了。 到了四出燕山時,黃臺吉準備趁著朱由檢在山西“抓老鼠”的機會玩一次大的,誰知道玩出了禍事,東西兩線慘敗啊!黃臺吉本人在千里松林以東送掉了一萬多人,其中有8000是真滿洲!而豪格、阿敏也在錦州慘敗,豪格本人差點被打死,阿敏現在還被圍困著...... 四出燕山雖然虧了老本,但是黃臺吉覺得自己還有一次“出燕山”的機會,所以就打算好好利用,再玩一把大的,怎么都打出一個“澶淵之盟”吧? 所以黃臺吉和整個大金國也算是豁出去了,在五出燕山之戰開始前,進行了最廣泛的動員,差不多把所有的老本都拿出來了。 和上一回四出燕山主要動用精兵去作戰的思路不同,這一回黃臺吉和后金的大小貝勒們轉變思路,拿出了多年積攢的血本,從滿漢蒙朝六十四旗的1400多個牛錄中征發了整整14萬大軍! 當然了,這14萬大軍不可能集中一路,而是由北到南分了四路。擺在最北面是昭烏達盟盟長吳克善所統領的3萬蒙古騎兵,進駐庫楞湖(呼倫貝爾湖)畔,威脅喀爾喀蒙古的車臣汗部,以吸引朱由檢、兀良哈率兵北上。 由多爾袞率領,以滿洲兩白旗為核心的3萬大軍擺在最南,則先開進朝鮮的平安道,然后以平壤為大本營,攻略朝鮮的寧安道、黃海道和京畿道等地——最低的目標,是先吃下朝鮮北部的半壁江山,然后再徐圖朝鮮南方之地。 而中路則又分成東、西兩個進軍路線。豪格率領滿洲鑲黃、鑲藍兩旗戰士為核心的1萬大軍,進駐義州,虛張聲勢,擺出一副要解錦州之圍的姿態,是為中東路。 而黃臺吉則親率7萬大軍,沿著老哈母林河向南進軍,逼近大明大寧鎮北部的重鎮北寧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