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已經給兀良哈大貴妃的駝城打出心理陰影了......如果來的是2萬駱駝兵,黃臺吉都不敢確定自己敢不敢去打? “不是駱駝兵,”譚泰說,“大部分是步兵,騎兵只有幾千。” “讓鰲拜再探......”黃臺吉思索著道,“再去著急隨軍的旗主和固山額真到御帳軍議!” “嗻!”譚泰行了個打千里,回頭就去傳令了。 黃臺吉又望了一眼腳下燈會輝煌的營地,然后嘆了口氣就轉身上了一匹白甲兵牽來的戰馬,翻身上馬后就直奔自己的御帳而去。 回到御帳之后,黃臺吉先用了晚飯......他現在還在減肥,所以吃的不多,晚飯也就是一小碗飯加一小盤烤肉,還有一點馬**酒。吃喝完畢之后,黃臺吉則是一邊批閱塘馬飛騎送來的奏章和軍報,一邊等待手底下人來開會。 奏章和軍報上的消息喜憂參半。 好消息是多爾袞在朝鮮的黃海道、寧安道進軍順利。 黃海道、寧安道的朝鮮官員和官軍都望風而逃了,不過留下來歡迎大金王師的人也不少! 雖然把持朝鮮地方的兩班貴族是不大會投靠大金王師的。不過朝鮮李朝為了限制兩班貴族的人口,早在太宗大王李芳遠時代就頒布了《庶孽禁錮法》,對兩班子弟的血統認定實行從母法,從而制造出了一個被兩班貴族壓制歧視,同時又渴望成為兩班貴族的“中人”階級。 多爾袞、阿濟格、多鐸統領兩白旗因為統治過平安道,所以對朝鮮國內這點事兒非常熟悉,所以就采取了拉攏中人的政策,將大量的中人拉入八旗朝鮮。 現在這些朝鮮八旗的好奴才帶著兩白旗的精兵,大舉殺入了黃海道、寧安道,不僅所向無敵,而且還很快在兩道地盤上建立了地方政權。 壞消息則是從昭烏達盟盟長吳克善那里來的,朱由檢和兀良哈大貴妃已經率領2萬大軍(其中1萬是兀良哈大貴妃的駱駝兵)到了斡難河畔,漠北蒙古的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車臣汗,漠南蒙古的察哈爾王爺、多羅特王爺、阿喇克綽特王爺、鄂爾多斯王爺、土默特王爺(跑到青海去了),還有早年因為和林丹巴圖爾不合而離開的察哈爾八部之一的烏珠穆沁部的臺吉,也都各自率領數千蒙古騎兵抵達了斡難河畔。 另外還有一些游牧于漠北、漠南蒙古的中部落,也派人去了斡難河邊,參加庫里臺大會。 據吳克善報告,現在聚集在斡難河畔的大明和蒙古各部的兵馬總數,應該在8萬上下! 這8萬大軍如果殺入東道蒙古,吳克善的科爾沁諸旗可就慘了......不過黃臺吉現在也不可能帶著手底下的7萬大軍去科爾沁草原。 因為現在聚集在斡難河流域的大明-蒙古聯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