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洪承疇笑道:“分兵當然是個錯......但卻不是最大的錯!薩爾滸之敗最大的原因,是官軍變弱了!再沒有太祖、成祖年間的那種勇猛善戰了!要不然五六萬奴賊兵,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吃掉杜松、馬林、劉綎等部? 第一個挨打的是杜松留在薩爾滸的大營,守營的兵將有2萬多人呢!如果可以守住,那么薩爾滸之戰就是奴賊的末日......分兵如何?添油如何?只要打死了努爾哈赤,一切都不是問題! 本督現在就是要分兵,就是要添油,就是要讓盧總鎮去當薩爾滸大營的王宣、趙夢璘......因為本官如果合兵一處,七八萬的大部隊啊!那得多大的聲勢?黃臺吉說不定就給嚇跑了!” “可是盧總兵手頭只有兩五多人……” 洪承疇道:“可是他的25000帳前左軍,就應該能擋住黃臺吉的10萬大軍!他擋住了,黃臺吉這一回必敗無疑。 國公,不滿你說,我現在一點都不擔心盧總兵,我擔心的是黃臺吉不上鉤,是黃臺吉一跑了之。 黃臺吉的部隊馬多謝,跑起來更快,咱們是追不上的!” 原來被鰲拜的前鋒營發現的明軍,并不是洪承疇率領的燕寧軍,而是盧象升率領的天下第一強軍——帳前左軍,也就是帳前青年軍! 另外,從馬孟山東麓迂回的則是孫傳庭率領的殿前軍。 而洪承疇親率的燕寧軍則跟在盧象升的背后......一旦盧象升的兵馬順利纏住黃臺吉的大軍,洪承疇就會率軍投入戰斗。 洪承疇估計,只要自己和盧象升合兵一處,黃臺吉的大軍必敗!但是黃臺吉的軍隊馬多,機動性一定很強,為了防止他們在形勢不利后全部逃之夭夭,洪承疇又安排了孫傳庭這一路,去堵黃臺吉的退路。 現在黃臺吉的前哨只發現了盧象升一部,還沒有發現洪承疇和孫傳庭兩路大軍的存在。不過即使發現了,洪承疇覺得黃臺吉還是有可能冒險投入戰斗......因為他的軍隊比盧象升多的多,難道還沒有速勝的信心?如果這都不敢打,那黃臺吉還怎么當奴賊的大汗? ...... 對面的那林城,就是盧象升的第一個目標!這座在月光下黑黝黝的城池并不是棱堡,而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土木堡壘。和大寧、北寧這兩座要塞級棱堡根本無法相比,但終究是一座小而堅固,還有至少1500名蒙古人駐守的城池。 出乎黃臺吉的預料,兵力僅有兩萬多人的盧象升在明知道黃臺吉大軍方位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了圍城,不僅要圍城,而且還要攻城! 而且盧象升還要搶在黃臺吉的大軍沒有抵達戰場前,先拿下那林城......有了那林城,盧象升就能立于不敗。而且還能利用攻城時產生的動靜,吸引黃臺吉前來決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