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不知”的糊涂仗是不能輕易打的,而且黃臺吉也不會打這樣的仗??!他最親愛的汗阿瑪兼軍事教員努爾哈赤沒教過啊...... 黃臺吉和他阿瑪努爾哈赤打仗的本事是建立在知己知彼上的。后金不僅是戰略上的知己知彼,在戰術層面,他們也能利用白甲兵和前鋒營的“特種兵”,做到知己知彼,這樣才能百戰不殆。 再看看當年那場薩爾滸戰役中努爾哈赤的“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就知道天命老汗已經完全掌握了楊鎬的兵力布署! 要不然努爾哈赤怎么“一路去”?往哪兒去?先打誰?后打誰?需要多少兵力才能速勝明軍的一路之兵?這些問題沒搞清楚能一路去?也不說去送死,撲個空努爾哈赤也傷不起??! 而在之后多年的明金對抗當中,后金一直都占了“知彼”的優勢,直到大明出了個朱由檢...... 當然了,在朱由檢上臺前,后金也不是在所有的戰場上都能知彼。他們在和明朝東江鎮的對抗中,就沒辦法知彼了......東江鎮的根基在海上,進退都走海路。后金的奸細即便能上島,得了情報也很難傳送出去。 而走海上進軍的東江軍至少在登陸之前,可以完全避開后金方面的偵查和搜索,而遼東的海岸線又實在太長,防不勝防??! 這也是為什么后金在和東江鎮的對抗中,總是處于戰略上的劣勢...... 到了后來,朱由檢在黃臺吉一出燕山之戰中祭出了從逆子那里抄來的黑槍騎兵,用打黑槍的辦法對付后金的白甲精兵,算是狠狠戳了幾下黃臺吉的眼珠子。 但是黃臺吉并沒有瞎,他還是可以利用蒙古炮灰去進行偵查搜索,效果雖然差一些,但總比“三不知”要好。 而朱由檢的騎兵力量也有個成長的過程......雖然現在的大明朝不缺馬,但是真正優秀的騎兵還得從娃娃抓起! 所以在帳前少年軍一批批成長起來之前,朱由檢的帳前騎兵哪怕有了魯密銃的加持,也沒辦法把黃臺吉“打瞎”。 而今天,黃臺吉的主力卻一頭撞上了已經成長為帳前青年軍的第一代少年兵! 所以黃臺吉就“瞎”了! 但是“瞎”了的黃臺吉,還是不甘心打這樣的糊涂仗......后金的本錢薄??!怎么能在不知敵人多少,不知敵人的陣型如何,不知敵軍的組成的情況下,把后金的血本都砸進去? 如果輸慘了,后果是很嚴重的......即便后金還能恢復元氣,他這個天聰大汗也干不下去了! 因此黃臺吉的“全軍壓上”,僅僅是“壓上”,而不是發起沖擊。黃臺吉的目的,只是想利用自己兵多的優勢,迫使明軍收回頂在前面的少量騎兵和潛伏在草叢里面的火銃兵,然后兩家面對面擺開來打。 只要能擺開來打,黃臺吉就能利用自己兵力雄厚和騎兵數量眾多的優勢,慢慢的耗死明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