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傳庭所部的進軍方向,不就是沿馬孟山北上,至落馬河后再轉向東進,一直開到落馬河和老哈河的交匯之處。如果黃臺吉沿老哈河撤退,那還不是一堵一個準? 如果他翻越元寶山撤退,那進軍的路線就很難猜到了......老哈河兩岸的確有山地丘陵,但是這一帶的山地丘陵都談不上險要,反而非常開闊,容易通行。所以逼著黃臺吉沿著老哈河跑路,就是盧象升、洪承疇的首選了。 可是出乎他們的預料,黃臺吉在發現明軍大隊來援,自己陷入包圍之后,居然來了一個“不動如山”。 停止了對周遭明軍的攻擊,全體收縮防御,擺出了一個固守待援的姿態......這是有什么詭計? 這下洪承疇、盧象升等人都有點沒方向了。而且盧象升的帳前青年軍已經連續戰斗了差不多兩天兩夜,已經有點疲憊了,而且連續攻擊之下,自身的損失也不小。 所以在后金軍趴下不動后,明軍也停止了進攻,開始調整布署,準備圍困后金軍——如果他們肯老老實實的被圍起來當一群安安餓殍,洪承疇、盧象升何苦再打什么硬仗? ...... “突圍!馬上點起兵馬,向北突圍!” 已經清醒過來的黃臺吉已經顧不得自己的身體了,立即下達了突圍的命令。 他的身體雖然快不行了,但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至少現在還清醒!他知道大軍不能在老哈河邊呆著......現在后金國中之兵已經盡出了,留守沈陽的莽古爾泰手頭就只有一群“老八旗”,大多都是當爺爺的人了,就算身體硬朗,也就守一下城罷了,還能指望他們來“六出燕山”嗎? 所以堅守下去,只有全軍餓死! “大汗,可您的身子骨......” 代善望著黃臺吉,一副擔心憂慮的樣子......實際上他也知道被圍在老哈河畔早晚糧盡。 但是黃臺吉不是快死了嗎? 黃臺吉都死了,大明和大金......哦,是和建州女真還有必要打個你死我活嗎? 身為大貝勒,代善覺得自己可以帶領建州女真向大明稱臣。大不了放棄沈陽、遼陽,退回建州老家......只要大明皇帝能答應建州女真占有半個朝鮮,那么天下就能重歸太平了! 可惜黃臺吉又醒過來了......這個生命力也太強了吧? “朕的身體沒事兒!”黃臺吉說話的聲音聽著又點咬牙了,半邊身子還麻著,怎么看都不像沒事兒人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