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萬壽宮,西偏殿。 陳奇瑜、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這四個功臣的心都快碎了。原本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功勞很大,起碼是一個侯,說不定還能封個公,現在卻覺得還是封小一點好,有個男爵就挺好,什么公啊,侯啊的,還是給黃得功、孫應元他們吧...... 而王在晉、溫體仁、孫承宗、張鳳翼、畢自嚴、熊文燦等六個閣老兼尚書,則是用同情的眼神看著陳奇瑜、洪承疇他們四個——好好的文官不當,都被朱皇帝忽悠成了將帥,好不容易打成了功臣,卻還要為口外的勛莊軍戶操心。他們的功勞還那么大,可不得封公封侯?一個公爵封4000戶,一個侯爵封2000戶,這下可苦了。 “元輔,”朱由檢這個時候忽然把目光轉向了首輔王在晉,“當年漢高祖平秦滅楚而有天下時,所封的第一功臣就是酂侯蕭何?。《?.....就是朕的蕭何!” 什么?蕭何?那不得封個公爵?4000戶啊! “萬歲爺,”王在晉哪敢接這個茬?趕忙道,“老臣雖為首輔,但是論起功勞,在內閣當中都排不上第一啊,孫閣老在先帝朝時出關統兵,恢復遼西400里疆土,在本朝又總領淮揚鹽務,為遼軍籌餉數千萬,實是內閣第一功臣!” 孫承宗哪肯承認自己功大?4000戶??!都一把老骨頭了,還不得把心操碎了? “萬歲爺,老臣開辟遼西400里之地明為功,實為過。遼西城池都是一字排列,守在海邊,卻忽略了遼西山區,也虛了薊鎮的防備。如果不是陛下英明,抽調遼西之兵以守大同、薊鎮,又親率帳前精兵東西征討,奴賊說不定早就在口內肆虐了......這個內閣功勞第一,老臣實在不敢當。老臣覺得本兵張鳳翼才是第一功臣!” 張鳳翼一聽就急眼了,連連擺手道:“老臣才鄙而怯,居本兵之位多年,卻一無建樹,實在尸位素餐,愧對陛下的信任啊!” “才鄙而怯”是孫承宗在天啟年上疏罵張鳳翼的話,現在他居然承認了——當年廣寧之敗后孫承宗督師薊遼,張鳳翼當遼東巡撫和他搭班。也不知道是孫承宗和他政見不合,還是瞅他不順眼,居然想讓出關去守寧遠。張鳳翼哪里肯去?張鳳翼和王在晉穿一條褲子的,本來就主張退守山海關,怎么肯去寧遠?去守寧遠,守不住送命,守住了退守山海關的難度就會增加,怎么算都虧啊!所以他就一個勁兒拖,拖了一陣子又遇上他媽病逝,于是就丁憂回家當孝子了。 因為這事兒,孫承宗就罵他“才鄙而怯、工于趨利,巧于避患”。 不過孫承宗也沒說錯,張鳳翼的確沒什么大本事,要不然就和朱由檢一樣,用黑槍黑炮把努爾哈赤黑死了不好嗎?但是張鳳翼知道自己沒本事,所有膽子要小點也對??! 和孫承宗、袁崇煥這樣,沒本事還傻大膽,那才讓人著急呢! 第(1/3)頁